強化“基礎”作用 提升“凝聚”水平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廣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遼寧省盤錦市政協發揚優良傳統、牢記政治責任,充分發揮專委會基礎性作用,持續提升凝聚共識水平,著力畫好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大同心圓。
一、在進一步強化政治建設中筑牢共識。加強專委會黨的建設,不斷提升專委會思想政治引領的能力和水平,引導廣大委員和界別群眾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一是健全組織體系。健全完善“政協黨組—專委會功能型黨支部—黨員委員活動小組—界別委員活動臨時黨小組”組織體系。做實做強功能型黨支部,探索“互聯網+功能型黨支部”新模式,推動黨的工作走出機關、深入委員、貫穿履職,實現“兩個全覆蓋”。
二是加強理論武裝。通過委員培訓、政協大講堂、盤錦政協公眾號等平臺和載體,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建立“理論武裝+履職活動”模式,在開展重點協商議政活動前,專題組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相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確保履職活動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三是堅持黨建引領。創立“一委一題一精品”“一個支部一特色”履職載體,打造“委員會客廳”“微提案”“社情民意直通車”等7項“黨建+履職”品牌工程,實現委員履職與黨建工作同頻共振、雙向融入。
二、在進一步強化協商功能中匯聚共識。專委會是政協履行職能的重要載體、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的重要依托。要立足協商職能發揮基礎性作用,聚焦中心、服務大局,匯聚起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廣泛共識。
一是改進調查研究。建立“日常調研+專項調研”“重點調研+政協智庫”模式,著力提升調研質量。強化跟蹤督辦,一體推進“提得好”“議得準”“辦得妥”,促進成果轉化。“關于探索建立概念驗證中心的建議”調研成果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政府主要領導率隊赴相關地區開展進一步調研。
二是實行民主選題。健全完善“廣泛征求意見—專委會提出初步意見—分管主席研究審定—主席會議研究確定—政協常委會會議討論通過—市委常委會審議批準”機制,不斷拓展征求意見環節的廣度和深度,通過問卷調查、面對面訪談以及征求相關部門意見等方式,把委員、界別群眾反映突出、黨委政府重點關注的問題列為年度重點議題,確保重點議題更加順乎民心、合乎實際。
三是搭好協商平臺。搭建專委會專題協商、對口協商、界別協商、提案辦理協商等多種協商平臺,積極探索網絡協商新模式。在協商活動中,著力強化委員與政府部門交流互動、協商討論環節,使協商過程成為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推動工作的過程。
三、在進一步強化團結協作中擴大共識。強化專委會團結聯誼功能,加強與各黨派團體、各界人士的聯系協作,堅持一致性和多樣性相統一,求同存異、聚同化異,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
一是健全聯誼機制。健全專委會與所聯系的黨派團體、無黨派人士、黨外知識分子、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溝通聯絡機制,定期走訪交流、聽取意見建議。每半年開展一次思想狀況調查,分析研判思想動態,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工作。
二是形成履職合力。推動各專委會與所聯系的民主黨派、工商聯開展聯合調研、聯合協商活動,不斷提升共識度、拓展團結面。今年市政協18項重點協商、重點視察任務,民主黨派和工商聯牽頭擔綱7項。堅持把民主黨派、工商聯提案列為重點督辦提案,促進協商成果有效轉化,激發其與黨委政府同心同向的責任擔當。
三是為企紓困解難。充分發揮專委會聯系廣泛、人才薈萃優勢,積極幫助民營企業和港澳臺資企業緩解經營困難。去年以來,相關專委會深入企業調研6次、召開座談會2次,向市委、市政府報送相關意見建議20余條,解決問題10余項。
四、在進一步強化服務群眾中深化共識。充分發揮專委會聯系委員和界別優勢,推動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在向下傳遞黨委政府聲音、向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中深化共識。
一是推動委員下沉。加強委員工作室建設,探索建立界別委員工作站、街道委員工作站和村(社區)委員工作站“三位一體”基層協商平臺,推動省、市、縣區1098名委員全部入駐4個縣(區)534個村(社區),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委員履職服務體系,形成覆蓋城鄉的“協商于民、協商為民”助力基層治理工作格局。
二是推動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積極引領委員開展“板凳協商”“樓宇協商”“社區協商”“微信協商”,“面對面”傾聽意愿、“心連心”了解訴求、“實打實”為民辦事。
三是辦好民生實事。堅持發揮委員專長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去年以來,各專委會根據委員界別特點,組建科技沙龍、法律援助、醫療衛生等5個特色工作隊,常年活躍在鄉鎮街道、村屯社區,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受到廣泛歡迎。
五、在進一步強化改革創新中升華共識。結合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著力健全完善7項制度機制,推進專委會履職盡責提質增效,在進一步凝聚改革共識、激發奮進力量中展現擔當作為。
一是健全完善協商議政機制。健全完善深度協商互動、意見充分表達、廣泛凝聚共識機制,協商于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的落實機制,聚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盤錦實踐中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提出具有前瞻性、針對性、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
二是健全完善民主監督機制。健全完善專項民主監督工作辦法,協商成果采納、落實、反饋機制,突出民主監督專業性,增強民主監督實效性,助推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安排落地見效。
三是健全完善聯系群眾機制。健全完善專門委員會聯系界別工作機制、社情民意表達和匯聚分析機制、政協委員聯系界別群眾機制,扎實推進委員工作室建設,不斷提升“遼事好商量、聊事為人民”平臺建設水平,推動凝聚共識走深走實,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厚植政治基礎、社會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