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加強人民政協“三化”建設的豐富內涵
黨的二十大報告多次就加強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作出重要論述,在總結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時,指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全面推進”,在擘畫未來5年我國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時,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在部署全面發展協商民主時,強調“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加強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設”。這些重要論述為我們準確把握加強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設的豐富內涵,在實踐中把人民政協制度堅持好、把人民政協事業發展好,提供了行動指南和重要遵循。
增強道路自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實行什么樣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樣的政治發展道路,必須與這個國家的國情和性質相適應。人民政協作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統一戰線理論、政黨理論、民主政治理論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偉大成果,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進行的偉大創造,是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加強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設,要緊扣黨的二十大對我國民主政治發展的目標要求,準確把握人民政協性質、地位、職能和作用,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堅持黨的領導、統一戰線、協商民主有機結合,堅持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引導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更加緊密團結在中國共產黨的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始終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踔厲奮進、勇毅前行。
發揮制度優勢,切實肩負起落實下去、凝聚起來的政治責任。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人民政協擔負著把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對人民政協工作要求落實下去、把海內外中華兒女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的政治責任。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加強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設,就是充分發揮協商民主獨特獨有獨到的優勢,提高深度協商互動、意見充分表達、廣泛凝聚共識水平,更好協調關系、匯聚力量、建言獻策、服務大局。就是要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廣泛達成決策和工作的最大共識,廣泛暢通各種利益要求和訴求進入決策程序的渠道,廣泛形成發現和改正失誤和錯誤的機制,廣泛凝聚全社會推進改革發展的智慧和力量,動員全體中華兒女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一起來想、一起來干,切實把人民政協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堅持守正創新,突出重點推動人民政協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加強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設,要堅持守正創新,突出工作重點,聚焦加強思想政治引領、提高協商議政質量、發揮民主監督優勢、拓展團結聯誼廣度,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新修訂的政協章程,進一步完善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委員聯系界別群眾、理論學習、調查研究、自身建設等制度機制,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人民政協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把建章立制同民主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及時把成功的實踐經驗轉化為制度成果,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不斷豐富民主形式、拓展民主渠道、深化民主內涵。要本著于法周延、于事簡便的原則,做到實體性規范和保障性規范銜接配套,不斷增強針對性、操作性、指導性,用健全完善的制度機制保障政治引領更加有力、協商建言更加有為、民主監督更加有方、凝聚共識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