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同心苑 日前,龍泉市政協主席劉赤波為龍泉市藝術文化交流與寶劍技藝傳承委員工作室、青瓷文化傳承發展委員工作室揭牌。至此,龍泉市政協創建的13個委員工作室全部“開門迎客”。
今年以來
龍泉市政協
以委員工作室為載體
進一步架起
委員與群眾“連心橋”
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
線上線下全天候服務
龍泉市政協創設的13個委員工作室,包括界別型4個,集體型9個。設在鄉鎮(街道)、經濟開發區的6個委員工作室,與“民生議事堂”、社情民意信息聯系點形成“三位一體”,發揮“一個陣地、多種功能”作用。
委員工作室涵蓋黨史教育、劍瓷文化交流與傳播、企業發展、法律咨詢援助、基層社會治理等多個行業領域。其中,面向基層群眾服務類5個,占38%;服務產業發展類3個,占23.5%;社會幫扶救助、法律咨詢援助等公益服務類3個,占23.5%;非遺文化傳承發展類2個,占15%。
目前,13個委員工作室已全部在省政協掌上履職“同心在線”應用上線,向全體委員和廣大群眾開放,全天候開展線上服務。
“五有”要求高標準打造
龍泉市政協高標準建設“三位一體”,將委員工作室與“民生議事堂”、社情民意信息聯系點建設有機融合,制定相關方案,嚴格按照有陣地、有能人、有特色、有活動、有足跡的“五有”要求,不斷加強委員工作室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建設。
根據方案,依據各委員工作室的委員結構、界別特色、行業特點,先由委員界別和集體活動組自主申報,推薦委員工作室召集人,再由召集人選擇成員,充分體現界別屬性和委員意愿,變“要我干”為“我要干”,真正把委員工作室打造成為委員的履職舞臺,服務群眾的有效平臺。
挖掘優勢彰顯特色
充分挖掘龍泉青瓷、龍泉寶劍獨一無二的豐厚寶藏,特別創設青瓷文化傳承發展委員工作室、藝術文化交流與寶劍技藝傳承委員工作室,與龍泉政協劍瓷政協委員會客廳互為補充,為劍瓷非遺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建真言、獻良策、出實招。
“委員工作室”的標識牌由吳杰委員總體設計,以金逸瑞委員制作的杭州國家版本館同款青瓷屏扇為底板、葉少青委員制作的精美木框作裝裱,獨具龍泉特色。
龍泉市政協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把委員工作室打造成收集民意的驛站、凝聚共識的陣地、展現風采的窗口,實現政協工作重心下移、委員力量下沉、協商觸角下延,為全面復興劍瓷之都、奮力打造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品質龍泉貢獻智慧力量。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