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誼報 “醬缸”“酒缸”“染缸”是紹興久負盛名的傳統產業,其中“染缸”所代表的紡織業,多年來為柯橋的發展注入了巨大活力,“中國輕紡城”已成為柯橋的代名詞。但近年來,紡織業的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模式,日益成為該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要想走得更遠,必須主動求變。
柯橋中國輕紡城政協委員會客廳日前以“紡織產業綠色化轉型”為主題,組織會客廳全體成員,部分省、市、區政協委員和紡織行業代表,在紹興市洋涇湖科創園開展活動。
賀永寶委員分享了自己企業在綠色轉型中的做法與經驗,倡導更多的企業一起來參與這項工作,共同為“綠水青山”擔當出力。崔桂新委員認為,紡織行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發展綠色制造技術,促進資源循環利用。如針對不可再生的石油資源,要加快開發和利用可再生纖維,避免資源的一次性消耗,減少廢棄物排放和對環境的索取。王戰軍委員提出,在紡織業綠色化轉型的道路上,要堅持產學研一體化。一方面要加強相關新技術的研究,另一方面也要推動研究成果走向市場,促進生態價值向市場價值的有效轉化,更好為產業賦能。
大家表示,綠色化轉型已經成為紡織業的重要任務和行業共識。要通過提高責任意識、加強技術創新、構建循環模式等,把紡織業這一傳統高能耗高污染的產業變成一個綠色產業。要努力實現紡織業廢棄物源頭減量化、過程無害化、利用資源化,打造從資源到產品,再到再生資源的良性循環,為無廢城市建設貢獻力量。
紹興市和柯橋區政協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委員會客廳活動主題契合本地實際,把企業的自身發展和社會責任有機結合起來,對當地紡織產業綠色化轉型升級具有啟發意義。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