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誼報 春意藏,夏初長,莘莘學子的回歸給萬木爭榮的浙大校園增添了勃勃生機。5月8日下午,這里有一群“最強大腦”的云會客。
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政協常委、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楊華勇;省政協常委、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常務副院長、中國赴意大利抗疫醫療專家組組長裘云慶;省政協常委、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院長、浙江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院長賁圣林;省政協委員、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浙江大學服務科學研究中心主任華中生……這些大咖齊聚浙江大學政協委員會客廳,從醫療、金融和管理等方面展開了一場頭腦風暴,共同探討“后疫情時代”的機遇和挑戰。
本次活動以“現場+云端”方式舉行,浙江大學相關政協委員、界別群眾代表以及青年學子們通過釘釘群收看直播。
身為全國高校首家政協委員會客廳“廳長”,楊華勇表示,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浙江大學統一戰線各方面專家學者以高度的政治覺悟,發揮自身優勢,通過多種形式投身抗疫,在疫情的大戰大考中交出了高分卷。“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幫助大家看到危機背后所蘊含的機遇,更加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賦予浙江的新目標新定位。”
30多年的傳染病防治經歷,讓裘云慶始終對新發重大傳染病保持高度警惕。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他是“打滿全場”的傳染病專家。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各地復工復產復學正在有序進行。怎樣從超常規防控轉到常態化管理?他說,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還有很大不確定性,要毫不懈怠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繼續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從全世界來看,基本上兩年左右會發生一次對人類很有威脅的傳染病,像埃博拉、H7N9、H1N1等等。”他希望有越來越多優秀的學生報考傳染病專業,加大公共衛生和傳染病領域的專業力量。
“每一次危機都是機會,都會催生變化。”賁圣林從新冠肺炎疫情的演變階段、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對全球經濟的沖擊、全球抗疫面臨的挑戰等方面發表專業見解,分享了后疫情時代全球發展趨勢和企業未來發展的專業化思考。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他提出,要堅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繼續推動治理現代化。
為減少疫情對中小企業的經濟損失,由華中生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組開展了“戰疫情-政策地圖”“疫情圍城·科技到家”“戰疫情-共同保護企業生命線”系列基于互聯網的抗疫扶企工作。“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數字經濟的作用被激發和顯現出來,成為抵御疫情沖擊的重要力量。”他認為,基于互聯網的免接觸復雜服務研究將是現代服務發展的前沿研究方向。
“高校師生返校后,如何做好疫情的常態化管控?”“浙江大學‘雙一流’發展戰略將如何抓住‘危中之機’?”“今后,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最大的改變會是什么?”……兩個多小時的直播里,網友們互動熱烈,共有1.1萬余人次點贊。在提問環節,面對網友的熱烈提問,委員們予以積極回應,解讀熱點問題。
省政協副主席馬光明充分肯定本次活動的形式和成效。他說,委員會客廳要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引導大家面對發展中諸多不確定因素時,科學應變,主動求變,以變應變,化危為機,更好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為使浙江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作出新貢獻。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