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誼報 巾幗幽蘭綻風采,鳳凰飛飛迎凱旋,眾志成城縛蒼龍,中華兒女香滿園,香滿園......省政協委員杭州同心少數民族服務中心理事長蘭蘭用一曲獻給抗疫一線白衣天使的原生態畬歌,拉開了一場云上歌會的序幕。
春意濃,花正紅。3月26日是農歷三月初三,每年這一天,畬族的男女老少都會穿上節日盛裝,祭祀祖先,載歌載舞,制作烏米飯款待來客。“畬族三月三”已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今年的“三月三”不同尋常。杭州同心少數民族服務政協委員會客廳牽頭委員蘭蘭早早地就開始籌劃。“我們來一場云歌會怎么樣?”一想到這個點子,蘭蘭馬上聯系省政協常委、景寧畬鄉政協委員會客廳牽頭委員、景寧畬族自治縣鄭坑鄉黨委書記雷潔暢,兩人一拍即合。
當天下午,兩家委員會客廳共同攜手景寧畬族自治縣少數民族發展促進會、蒼南縣壹家親少數民族服務中心、蓮都區畬族文化研究會、遂昌縣畬族文化研究會、杭州畬族館、泰順縣司前畬族鎮鳳凰畬歌隊、杭州新顏苑社區少數民族之家,在畬族三月三全國首創通過微視播,1個主會場和6個分會場聯動,開展了一場“天下畬族一家親 云上歌會三月三”的主題活動。
畬族是一個沒有文字只有語言的民族,千百年來,畬民們習慣了以歌代言、以歌表情,山歌早已融入了畬族人的血脈。2006年5月,畬族民歌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一曲《彩帶山歌傳家寶》,把這場云歌會從杭州主會場切到了景寧分會場。景寧畬族自治縣是全國唯一的畬族自治縣。景寧縣政協委員藍延蘭是景寧畬鄉政協委員會客廳團隊成員之一,身為“畬族彩帶”省級非遺傳承人,她一直把畬族彩帶文化的傳承視為自己的責任。她用高亢悠長的歌聲,讓大家領略了原汁原味的畬鄉風情。
在蒼南分會場,溫州市政協常委、蒼南縣壹家親少數民族服務中心會長雷朝陽穿著節日的盛裝,向大家表示節日的祝賀。“民族不分大與小,誰也離不開誰……”蒼南縣政協委員蘭雪玲、藍麗琴用一首《畬漢一家親》唱出了對黨、對祖國、對家鄉的熱愛。
泰順司前畬族鎮左溪村是溫州市畬族第一大村。“三月三,三月三,山哈人的節氣,每一年的今日,今日非平時,來來來來來啊來,大家來會一會,大家把歌唱出來……”平陽縣政協委員、溫州市畬族民歌非遺傳承人、司前畬族鎮鳳凰畬歌隊指導老師藍永瀟,在左溪分會場,以大地為舞臺,背靠濃郁的民族特色村寨,唱起了自己創作的原生態畬歌《歌唱畬族三月三》,將流行唱法融入畬族民歌,輕快的曲風讓聽者不由地想隨之起舞。
山歌是畬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流傳至今的山歌約有1000多首。為更好傳承畬族山歌文化,在遂昌分會場,還舉行了《遂昌畬族山歌選集》首發儀式。蓮都區畬族文化研究會展現了美麗畬鄉風光。
《畬家三月三》《特殊的三月三》《抗疫之歌》《唱南城,贊蓮都》……畬族人民生來能歌善舞,一首首極具民族特色的畬歌在云上唱響,表達了畬族兒女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熱愛。
“雖然形式變了,但大家的熱情沒變。”省政協副主席馬光明充分肯定兩位委員的履職熱情和創新精神。他說,當前,我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已進入新階段,委員們要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 ,助力“兩手都要硬、兩戰都要贏”。他希望兩個會客廳繼續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為全省發展大局多作貢獻。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