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誼報 圍繞“完善老年人助餐服務體系”,杭州市蕭山區政協日前舉行“請你來協商”民生懇談會。區政協主席洪松法、副區長陳琴簫與政協委員、市民代表以及部門負責人等面對面協商。
會前,與會人員實地察看城廂街道百尺溇社區、燕子河社區的助老餐廳,通過視頻了解全區老年人助餐工作開展情況和服務模式,聽取區民政局情況匯報。大家認為,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各級各部門思想認識逐步深化,配套政策日漸完善,形成了“社區+、志愿+、市場+、機構+、共享+”等多種服務模式,讓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在家門口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
張國琴委員建議,探索“公益性+市場化”助餐模式,采用“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多種方式,構建多元化、多層次的老年人助餐服務體系。王登承委員提出,加強助餐點運營監管,嚴格餐廳準入標準,實行退出機制;規范配送環節,提供優質服務,確保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高建瑛委員建議,推行志愿服務組織“項目+專業”模式,優化志愿者激勵機制,依托蕭山智慧養老項目,將助餐服務納入時間銀行或志愿積分管理。沈洲委員呼吁,為老年食堂配置智慧就餐系統和AI智慧管理系統,探索智慧老年食堂中央廚房新模式,保證老年人就餐需求的同時實現低成本運營高效率管控。
市民代表趙振祥建議,將老年食堂建設與基層治理有機結合,將為老助餐納入基層治理范疇,以助餐服務帶動鄉風文明、社會和諧。
相關職能部門互動回應。
陳琴簫表示,將充分吸納政協委員和市民代表的協商建議,進一步提高站位、精準施策,更加聚焦運行機制、資金投入、制度規范等方面,努力推動模式更多元、服務更精細、管理更高效,把老年人助餐服務這項民心工程做實做優。
洪松法說,老年人助餐服務體系建設是一件關系民生福祉、關乎發展環境的大事。要深化認識,抓緊補齊短板弱項,用濃濃的為民情懷體現蕭山的城市溫度。拉高標準標桿,打造幸福頤養樣板區。加強統籌謀劃,健全指導意見,完善政策體系,構筑閉環生態系統。提升服務能力,因地制宜探索多元服務模式,探索智慧化應用。加快提質擴面,以點帶面,優化資源配置,合理規劃布點。形成推進合力,實現各司其職、齊抓共管、合力推進的工作格局。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