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誼報 在義烏市,市委書記、市長同時參加市政協的協商會,聯同相關部門負責人與政協委員、群眾代表面對面協商,熱烈互動。這場協商活動從下午1:30開始,原計劃到3:30結束,結果一直延續到晚上6點多才“剎住車”,各方仍然意猶未盡。這是義烏市政協“請你來協商——走進市場”的現場情景。
在桐鄉市,一些黨政部門參與政協“請你來協商”活動后,深切感受到這個平臺對推進本部門工作很有用,主動到市政協“掛號”排隊,要求設置相關議題開展協商活動……
這一幕幕,源于浙江省政協的一個創舉——為全省縣級政協量身打造一個協商民主平臺。
2018年7月以來,從6個試點到全省89個縣級政協全面推開,從“盆景”到“風景”,“請你來協商”平臺契合新時代政協工作新方位新使命,成為浙江政協系統履職工作的特色品牌,也成為縣級政協提質增效的重要抓手和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的生動實踐。
抓住縣級政協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
說起今年6月13日桐鄉市政協首次“請你來協商——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協商會議, 市政協主席蔣惠玲記憶猶新。會場上,委員、市民代表、社區干部點問題、提建議,相關部門現場解答,通過網絡直播,得到網民關注4.48萬人次,線上提出意見建議197條,收獲點贊3.32萬次。
“政協的一項活動引發群眾如此高的關注,真沒想到。”蔣惠玲頗有感慨地說。
這種網上與會上熱烈互動的場景,在全省各地政協舉辦的“請你來協商”活動上,頻頻上演。
這源于本屆省政協開局以來,省政協黨組、主席會議成員通過一系列學習討論、一系列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后作出的一項重大部署和嘗試。省政協主席葛慧君多次在赴基層政協研討中提出一個思考:如何探索實踐鮮活管用有效的平臺載體,更好發揮縣級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推進縣級政協工作高質量發展?
縣級政協的特點是:一方面,大量工作直接面對老百姓,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協助黨委政府和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另一方面,履職熱情高,但對現有七種協商民主渠道中唯有政協是專門協商機構的重要性和獨特性認識不足,一些縣級政協用很大部分精力從事招商引資、重點工程建設等政府性事務,沒有聚焦主責主業,正所謂“種了別人田、荒了自家地”……
經過反復調研、聽取意見,省政協黨組和主席會議研究決定,在全省縣級政協推進打造統一的“請你來協商”履職平臺品牌,補上政協協商越往基層越弱化的短板。
在推進過程中,省政協著眼于循序漸進原則,先探索試點,后總結規范,再全面鋪開——
2018年7月,江干、鄞州、平陽、安吉、義烏、溫嶺六個縣(市、區)政協,成了第一批“探路者”;
2018年12月25日,召開工作座談會,在總結前一階段創建試點工作情況的基礎上,提出整合現有各地政協協商平臺,統一打造全省政協“請你來協商”平臺;
2019年3月26日,中共浙江省委辦公廳印發《關于縣(市、區)政協開展“請你來協商”平臺建設工作的指導意見》,對協商的主題、流程、頻次、人員、標識,以及協商成果轉化和持續跟蹤問效機制等作出具體規范;
2019年4月2日,召開平臺建設工作推進會,“請你來協商”在全省89個縣級政協全面推開。
“更好地釋放了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的潛能和效能!”紹興柯橋區政協主席孟柏干說出了縣級政協領導的心聲。通過“請你來協商”這個融協商、監督、參與、合作于一體的綜合性、開放性、常態化、制度化的履職平臺,政協的潛能釋放了,實效提升了,影響力擴大了,與群眾走得更近了,與黨政部門的溝通也更順暢了。
在這座“連心橋”上,政協委員、群眾代表與地方黨政領導圍坐在一起,聚焦黨政關注、百姓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協商討論,真正實現了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
從“盆景”到“風景”,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為了開好“請你來協商——行政村規模調整后半篇文章”,武義縣政協在會前組成調研組,馬不停蹄地轉了5個鄉鎮20多個村。委員們聽取了40余位村干部(村民代表)的意見建議,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
不調研不協商、先調研后協商,成為各地政協“請你來協商”活動的前置環節。調研鄉村振興,坐到田間地頭、村委大院;了解營商環境建設,深入市場、企業;調研城市文明建設,走進公園、入戶走訪……杭州蕭山區政協關于城市交通秩序管理和完善城市物業管理的兩場 “請你來協商”活動,40多名委員組成9個調研組,在會前深入政府部門、街道社區、企業等一線走訪調研,對100多個突出問題進行梳理歸類,并拍攝視頻短片。區政協主席洪松法說:“這樣才能確保建之有方、言之有理、資之有效,做到協商有的放矢。”
停車難,有什么辦法?保姆行業市場準入門檻低,市場供需矛盾突出的問題怎么解決?公交線網如何優化,讓百姓出行更方便?如何提升物業服務水平?老小區住宅加裝電梯如何更好地滿足住戶們的需求?……小切口、高關注,這些老百姓生活中的身邊事、小期盼,是事關民生的“關鍵小事”,也是“請你來協商”關心的大事。
“ ‘請你來協商’是民本意識的充分體現,是民主政治的創新實踐,對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促進委員常態化履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參加首次余姚市政協“請你來協商——鄉村振興之四明山區域產業發展”活動后,市委書記奚明熱情點贊。 “王麗平委員對回答還滿意嗎?”4月21日,義烏市政協“請你來協商——走進市場”活動現場,市委書記林毅針對部門負責人的回答直截了當地說:“我這樣問王麗平委員,是因為我對部門的回答不太滿意。貨運信息平臺的事,今年應馬上做起來!義烏港治堵的事,一個月內要立竿見影!”在現場,委員們不僅提問題,還帶去了解決方案和實際建議。結束時,林毅意猶未盡:“還有沒有想要發言的,我都想聽!我們一定要多聽聽這些接地氣的話!”
意見往來交鋒,觀點相互碰撞。“請你來協商”這個平臺,成了協商溝通的平臺、凝聚共識的平臺。
“請”有機制、“你”有范圍、“來”有場所、“協”有格局、“商”有成效,安吉縣政協結合實踐對“請你來協商”作出20字詮釋的同時,還出臺了協商評價標準;桐廬縣政協結合實際,按照立足“專”的定位、搭建“專”的平臺、發揮“專”的水平這一目標,采取“固定+移動”“集中+分散”“線上+線下”模式,構建協商平臺體系;杭州江干區政協打造“請你來協商”區級總平臺、設若干分平臺……制度化規范化建設成為“請你來協商”品牌建設的有力保障。
全媒體參與,臺上臺下、場內場外、網上網下互動;與專題協商、對口協商、界別協商、提案辦理協商相結合;探索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互融共促……各地政協風生水起,“請你來協商”的品牌越叫越響、越擦越亮。
務實創新,委員、群眾、部門各有所獲
“想不到政協會到我們村來開協商會。”寧波鄞州區上萬齡村村民卓惠定很是感慨。更讓他高興的是,協商會上提出的民生難題解決了:“彩虹服飾廣場旁的垃圾房改造好了,分類垃圾桶也是新的,路過時再也聞不到異味了。”
“請你來協商”平臺開通了群眾的事同群眾多商量、大家的事大家商量著辦的“直通車”,拉近了基層政協與人民群眾的距離。
“馬上要通天然氣了!”今年6月,寧波市江北區“請你來協商”活動剛剛結束,這個喜訊就不脛而走:“盼了12年,小區的氣終于通了!” 與費市家苑小區居民同樣高興的是之前為小區通氣呼吁奔走的委員們。陳健群委員說:“這樣的議事形式讓人眼前一亮。我們與政府部門之間的溝通渠道更加順暢,問題解決也更為高效。”
在“請你來協商”平臺上,委員們會前廣泛調查、深入研究,會上談成績、說問題、提對策,會后重反饋、督落實,各方面能力得到培養與鍛煉,獲得感很強。
杭州市江干區合力推動13個社區進行雨污分流,推動籌集建設福田居等藍領公寓項目5個、2139套;寧波市鄞州區以點帶面推動全區243個垃圾房在布局、設施、功能和管理方面的全面提升,一次性清理僵尸車1700多輛,并建立長效清理機制;義烏市推動小學放學后校內托管的全面實施,綜合執法局出臺規范人行道違停執法工作的通知,啟動犬類信息管理平臺建設……越來越多的“關鍵小事”得到解決。
一年來,“請你來協商”的實踐,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這充分體現了省政協在創建這一平臺時的初衷:既是建言資政的平臺,又是凝聚共識的平臺;既是助力黨政科學民主決策的平臺,又是推動黨政決策部署落實的平臺;既是反映民聲的平臺,又是引導民意的平臺。
據統計,截至7月中旬,全省89個縣級政協共組織250多次“請你來協商”活動,其中當地黨委政府的主要領導參加75次,聚焦263個黨政重視、群眾關注的議題開展協商討論,報送協商意見和社情民意信息310件,黨政領導批示272件,幫助解決問題400多個。
“請你來協商”平臺與基層協商實現有效銜接共融,得到各縣(市、區)黨政領導和各部門的重視,成為深化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抓手,也為加強和改進基層政協工作、推動全省政協工作高質量發展譜寫了浙江新篇章,生動展現出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新樣子。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