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同心苑 民為國基 谷為民命
糧食生產和安全
事關國計民生
如何守牢“飯碗”
臺州市政協“請你來協商”
共商良策
日前,臺州市政協“請你來協商·提案辦理面對面”活動圍繞“穩定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安全”進行專題協商,政協委員、提案人、農業專家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共商共議。
在臺州市政協五屆五次會議上,九三學社市委會提交的該提案,被列為重點提案。
提案針對臺州市糧食生產領域存在的種植面積持續下降、主糧種植效益偏低、農田生產基礎條件差、抗災能力偏弱等短板,建議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和總產、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防止耕地“非糧化”、加強新品種選育和新技術推廣。
“‘飯碗’問題是民生大事,絲毫不能松懈。”九三學社社員、臺州市農科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劉守坎說,實現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要加大育種力量,推廣新品種、新技術,保證糧食安全。同時,要按照新一輪人口普查數據,增加全市糧食儲備。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種植早稻人工成本較上年增加不少。對此,臺州市農科院生態環境研究所科研工作者錢仲倉建議,政府部門應出臺政策重點支持種糧大戶、家庭農場、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種植早稻,確保糧食播種面積不減少。
臺州市農科院蔬菜研究所(西蘭花研究所)科研工作者陳海平說,臺州農田生產基礎抗災能力偏弱,建議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建立以政府為主體的多渠道、多元化、多層次農田水利投入體系和投入增長機制,全面提高農田基礎產出能力和防災減災能力。
市政協副主席、民革市委會主委褚義軍表示,要牢牢守住糧食安全底線,繼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采取有力措施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切實加大對農業科技的扶持力度,以科技力量為農業賦能,助力農民增收,推進共同富裕。
針對與會委員和專家提出的意見建議,臺州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出臺《關于提升重要農產品生產能力建設的意見》,繼續優化糧食生產布局和要素組合,推進耕地“非糧化”整治優化,著力解決種業“卡脖子”技術難題。
“當前已進入晚稻生產的關鍵時期?!备笔虚L管文新表態,將進一步壓實生產責任,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加大科技支撐推進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圓滿完成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整治優化和“高標田”建設工作,持續增強糧食安全保障能力。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