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誼報 進一步完善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是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老有所養”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日前,金華市政協圍繞“加快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開展“請你來協商”活動。
今年初,市政協將城市社區居家養老列入年度重點履職課題,組織政協委員深入調研,形成了具有針對性、前瞻性的調研報告。
“陣地建設是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中的重點一環,我市逐步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內容,但如何真正落到實處,還需政府部門進一步做好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金東區政協委員周誠偉認為,每個社區都要建立標準化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搭建高質量的居家養老供需服務平臺。
近年來,醫養康養結合越來越成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剛性需求,市政協委員段松茵建議,逐步建立完善“養老+康復+救治+關懷”醫養康養結合的服務體系,積極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推廣‘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模式,讓志愿服務流動起來。”浙江師范大學碩士生導師李偉梁介紹,從2014年起,他們先后在金華和溫州等數個街道社區開展了“時間銀行”項目,主要進行“低齡幫高齡、健康幫失能”的老人互助養老模式實踐探索,成效良好。
“當前,居家養老服務體系與民眾需求難匹配、政府協調統籌機制不強,嚴重制約了這項工作的推動進程。”“在我市示范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中,企業參與的服務項目較少、水平較低,急需創建樣本,形成良性運營模式加以推廣。”……
現場,7位政協委員和群眾代表圍繞強化頂層設計、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重視養老護理員培養、設立助老服務“時間銀行”等提出建議。市民政局、衛健委、醫保局等部門負責人一一回應。
市政協主席宋志恒說,構建高質量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關系千家萬戶,是群眾急難愁盼的民生問題,也是金華高質量發展推動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重要內容,要重點做好協商后半篇文章,切實把協商形成的共識建議落實好。政協要繼續組織委員和界別群眾持續關注、常態監督,進行民主監督“回頭看”,跟蹤各項工作推進落實,確保協商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