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浙江日報 展會,是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發展會展經濟,有個1∶9的杠桿效應,即1元錢的會展收入,拉動餐飲、住宿、貿易等相關產業9元錢,具有典型的“一業帶百業”特性,其乘數效應不可忽視。
這些年,我考察過很多國內外展會,感受到浙江正在后來居上。其一,國家級、國際性展會引領效果持續釋放。去年下半年,我省先后高質量舉辦了第三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第二屆良渚論壇,不論是展會規模、嘉賓層級,還是辦展辦會的專業化、國際化水平,都成為了行業的標桿;其二,縣域展會別具特色。很多人以為會展業集聚于大城市,但浙江的縣域會展業蓬勃發展,這與民營經濟發達、制造業企業眾多、塊狀經濟特征明顯等優勢密不可分。比如義烏去年就舉辦了義博會、文旅博會、電商博覽會等經貿性展會55個。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拓展消費新場景新業態,培育壯大首發經濟、銀發經濟、會展經濟、演藝經濟、賽事經濟。其中,會展經濟對于促進貿易投資增長、帶動產業發展等具有重要作用。我省具有發展會展經濟的良好條件和產業基礎,更應該發揮展會平臺作用,實現“展會搭臺、經濟唱戲”“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
對標先進,浙江的會展業還有不少短板。建議進一步增強展會溢出效應和帶動效應,推動以會引商、招大引強,努力“讓展品變商品、讓展商變投資商”,切實增強展會舉辦實效。同時,積極引育專業化會展服務企業,深化拓展與國內外知名會展企業、行業商會協會和平臺企業的合作,加大對國際重點企業、品牌參展商、專業采購商等邀請力度,不斷提升我省展會專業化、市場化水平,更好助力會展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