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政協報 9月25日,浙江省政協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基地,圍繞“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開展理論研討。浙江省政協主席葛慧君出席會議并講話,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政協理論研究會副會長劉佳義作主旨發言,與會專家學者、政協工作者就專門協商機構與國家治理、加強專門協商機構制度建設、加強和改進市縣政協協商工作等,總結實踐經驗,發表觀點意見,提出對策建議。
如何更好發揮專門協商機構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的重要作用,紹興市委黨校教授羅新陽認為,制度優勢是與其他制度相比所表現出來的“比較優勢”,治理效能是在治理過程中所產生的有利作用或積極效果。人民政協以其獨特的制度價值,有效轉化為治理效能,黨的領導是“前提”,完善制度設計是“根本”,強化制度執行是“生命”,注重治理方法是“環節”,提升履職能力是“基礎”。
圍繞進一步推動政協工作向基層延伸,浙江大學政治學系主任郎友興認為,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體系中,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著共同理念與目標、共同政治制度框架、相近的協商技術、趨同的基本程序,存在著堅實的兼容銜接基礎,要推動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的有效銜接。浙江海洋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耿相魁認為,市縣政協應從各自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群施策拓展團結聯誼手臂,完善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發揮好政協統戰功能。浙江省社會主義學院教授黃天柱認為,政協委員在“國家—政協—社會”關系框架中實現雙重代表的角色平衡,要發揮委員的橋梁紐帶作用。
針對加強專門協商機構制度建設,湖州市政協課題組認為,要積極探索吸納新社會組織、新階層人士中政協委員參加協商的機制,不斷拓寬協商平臺的參與面和開放度,進一步發揮其作為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渠道的重要作用。溫州市政協課題組認為,促進協商成果轉化,應重點做好協商成果評估工作,對重大專題協商探索建立“計劃—實施—評估”的履職鏈條,分解步驟環節,量化評估指標,做到有方案、有調研、有報告、有反饋、有評估,形成工作“閉環”,通過委室自評、第三方評估和網友投票點贊等方式,解決建議止于會場、止于批示的問題。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