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政協報 遠程連線杭州交警“城市大腦2.0系統”;主會場、分會場,政協委員、專家、界別群眾提建議,職能部門勤回應。10月23日,浙江省政協一場關于持續推進城市智慧交通的民主論壇將線上、線下一群熱愛城市的人們網聚在一起。
這次的議題相當吸睛,下午2:30開始的會議,短短半小時就有48名委員參與“浙江政協掌上履職”。專題網頁訪問量達到6278次,569人參與了互動。
建設三年的“城市大腦”究竟咋樣?“現在杭州市共有22.62萬輛車在道路上行駛,平海路上有擁堵情況需要處置……”隨著分會場的馬紹旺警官現場連線,“城市大腦”以數據、現場情況抓取等形式出現在大家面前。
城市大腦在交通優化組織、交通突發事件發現與處置、公交運行優化與調度、出租車市場監測等方面具有顯著成效。大家認為,省委、省政府和各級各部門在推進城市智慧交通建設方面,勇于創新、敢于實踐,舉措有力。同時,大家也反映,還存在服務廣度深度不足、信息開放共享不充分、數據挖掘應用不夠等一些亟待破解的問題。
為此,委員們建議:充分利用好大數據資源,把各行各業的行為通過大數據跟交通關聯,讓智慧交通指揮系統能即時感知甚至提前感知社會活動情況、交通運行態勢,然后做出合理的引導和應對;推動建立統一的網約定制公交平臺,打造“互聯網+公交”的樣板工程。
針對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網約車運營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數據碎片化問題,委員們建議建立網絡監管平臺,把全省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納入平臺,實行實時監管。
參加民生論壇的省政協主席葛慧君認為,在數字革命的大背景下,要進一步認清智慧交通因何而建,進一步明確智慧交通為誰而建,進一步厘清智慧交通由誰來建,合力推進互融共建,健全協同配合機制,強化資金保障統籌,有序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智慧交通建設,以更開放的姿態、更務實的行動,讓市場和公眾所需的數據信息安全高效、保質保量地分享到公眾平臺、關聯企業,進而打通全社會數據鏈、降低市場數據成本,推動數字交通產業提質增效。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