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政協報 最近幾天,浙江省政協人資環委的微信群被一條消息刷爆屏了:近日,省出生缺陷防治民生實事項目啟動會暨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與診治培訓班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舉行。至此,浙江省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強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對2萬余例篩查可疑患兒開展心臟超聲檢查”的民生實事,終于啟動落地。省政協委員、智庫專家田梅在群中點贊:“新生兒先心病篩查列入十大民生實事是對我們持續致力于出生健康工作的極大肯定,我們將繼續監督這項民生實事的落地,確保每個家庭受益。”
1比100,這個數據代表了全國每100名新出生寶寶中,約有1名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從浙江省來看,先天性心臟病發生率占出生缺陷發生率一半以上。浙江省政協人資環委攜手智庫專家多次赴省婦保、省兒保、基層衛生院和衛生站(所)了解情況。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委員們了解到,2周歲以內的很多先心病孩是可以自愈的,就算不能自愈,先心病治愈率也很高。
“加強先心病篩查是防治先心病的關鍵。”田梅的觀點得到委員廣泛認同,同為智庫專家的周麗萍教授起草了一份針對先心病兒童的社情民意信息,建議對新生兒開展免費或者部分免費心臟超聲檢查。在專門召開的委員和專家意見建議征求座談會上,華宣奎委員表示,應建立起以浙大兒院心臟中心為主軸,聯合浙大婦產科醫院,設區市、各縣(市、區)綜合醫院及基層街道衛生院共在的先心病監測網絡,推進先心篩查定點單位建設,實現病例數據實時共享。這些意見建議催生了省政協社情民意信息專報《讓每一個先心病患兒都有治愈的機會》的出爐。
今年3月,《2019年度出生缺陷防治民生實事項目實施方案》出臺,全面部署推進全省2萬例心臟超聲檢查,分解落實各設區市的任務數。這項具體舉措回應了委員和智庫專家的履職熱情,從“心”出發的履職初衷結出滿滿碩果。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