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聯動破除難題疏通堵點
——浙江省政協專題協商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
據人民政協報 “當下,審批高效成為新常態,‘減事項、減次數、減時間、減材料’成為新標配,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有效激發,企業普遍叫好。但改革進入深水區,一些難點、堵點問題逐漸浮出水面,如服務體系的標準還不夠完善;辦事大廳、辦事事項和辦事指南還需進一步規范梳理;簡政放權還不夠到位。部門下放事權的協同性、同步性不夠,有些由上級部門聯合辦理的事項同步放權未及時到位。如水電、熱電、風電等能源項目部分核準權已下放至市縣,但土地、環評、安評等前置部門審批權未同步下放。”5月23日,浙江省政協召開十二屆二次常委會議,圍繞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開展專題協商,為浙江在“最多跑一次”改革再添奔跑新動能。
“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浙江新實踐。近期,國務院以浙江為樣本,在全國做出了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和辦事主體“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重大部署,并將整合構建國家、省、市三級互聯的網上政務服務平臺。
作為改革先行的示范,浙江已成為政務服務的樣本。如何能確保在全國開花結果?新一屆省政協成立以來,聚焦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全力做好服務助推工作,堅持監督助推與協商助推并舉,既開展貫穿全年的專項集體民主監督,又組織召開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進行專題協商。
“‘最多跑一次’要破除難題、疏通堵點,關鍵是要提升標準化、信息化、集成化水平。標準是前提,信息是支撐,集成是條件,缺一不可,必須要實現‘三化’聯動、融合提升。”省政協社會法制委員會主任尚清認為,“最多跑一次”改革無現成經驗可借鑒,完全是在探索中實踐、實踐中創新、創新中發展、發展中完善的過程。要加快通過“三化”的融合提升,形成比較完善的“最多跑一次”改革體系,建議通過立法,全面建立起在法律、法規保障下的“最多跑一次”的長效機制。
民盟浙江省委調研組去年以來走部門、下鄉鎮、到社區、訪窗口,以窗口工作人員為主,在全省發放回收了1535份有效調查問卷后發現,在改革破冰的過程中一些新問題新動向,值得關注和重視。湯家友常委代表民盟界別,從基層窗口一線工作人員視角談了“最多跑一次”的改革深化。他認為,在不斷強化“最多跑一次”改革頂層設計和系統研究的同時,也要注重思想等領域建設。
“要有針對性地加強街道鄉鎮等基層一線重點人群的思想引導,破除其行政慣性疑慮,要全面引入現場滿意度打評、電話回訪等外源性壓力評測機制。”湯家友表示,應進一步探索運用政協民主監督等多種監督手段,在手段的具體運用上應當更加注重實效性,以不增加基層負擔為前提。
委員們一致認為信息化是“最多跑一次”的支撐,強化數據共享和應用是深化“最多跑一次”的重點和難點之一。建議成立省、市、縣(市、區)三級信息資源共享的統一協調管理機構,推進省市兩級數據資源共享應用,同時加強數據共享應用安全保障體系建設。
如今,“最多跑一次”跑出了越來越強的群眾獲得感。2017年浙江省“最多跑一次”的實現率達87.9%,辦事群眾的滿意率達94.7%;“最多跑一次”也跑出了越來越優的營商環境,有效撬動起行政體制、經濟體制、社會治理等各方面各領域的改革,浙江改革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良好態勢。“最多跑一次”更是跑出了越來越好的機關作風,帶來了政府部門和工作人員的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全方位深刻變革。
履職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用政協智慧完善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助力浙江在中國政務服務改革跑道上“跑”得更好、“跑”得更快,浙江政協人任重道遠,責無旁貸。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