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欧美二区,国产桃色电影在线播放,欧洲黄色一区,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免费

浙江省三級政協推動“河長制”發展紀實_省政協報道_人民政協報浙江記者站_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浙江省委員會
浙江政協履職服務綜合平臺 網站無障礙 適老版
×

用戶登錄

當前位置: 首頁 >人民政協報浙江記者站>省政協報道>>正文內容
浙江省三級政協推動“河長制”發展紀實
發布日期:2016年12月15日 來源:人民政協報   作者:俞國洪 王曉端 王碩   字號:[][][]

據人民政協報    作為“五水共治”制度創新和關鍵之舉,浙江省“河長制”的實踐名聞全國。

2013年至今,浙江已形成6名省級河長、199名市級河長、2688名縣級河長、16417名鄉鎮級河長、42120名村級河長的五級聯動“河長制”體系。各級河長用汗水和智慧,守護著浙江8萬多條大小河流。

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浙江省221個省控斷面水質Ⅲ類以上占76.9%,比2013年提高13.1%;劣Ⅴ類斷面占2.7%,減少了9.5%,垃圾河、黑臭河基本消除。

清流逐步被喚回傾注了浙江省全體人民的努力。而這些工作的開展與浙江省各級政協的推動也密切相關。據悉,在全省6.1萬名各級河長中,就有1601名是由各級政協領導和政協委員擔任。

萬名委員助推河道治理

“充分發揮政協優勢,積極開展民主監督,做好‘五水共治’的宣傳員、戰斗員、監督員、信息員、示范員。”2014年起,浙江省政協就開展了系統的“三級政協聯動、萬名委員同行、助推‘五水共治’”民主監督專項行動。在過去的3年中,有許多政協委員成為了河長,更有分布在浙江省、市、縣三級區域的萬名政協委員來到河岸邊,深入村莊、工業區,測水質、看管網、查運營、找短板、研機制,以不同形式參與到這項行動中來。

浙江省政協副主席陳艷華就是他們中的一員。

作為浙江省第二大河流甌江的河長,2013年以來,陳艷華帶領著多位政協委員先后8次深入治水一線,從不同的著力點督查治水工作。

巡河期間,他們或走入工業園區、車間,或深入農村,隨機入戶,通過明察暗訪,直接與百姓、企業主、基層河長對話,尋找甌江治理中的短板與難點。

當發現問題時,調研小組向當地政府直言不諱地提出整改建議,要求當地督查責任單位認真整改,并報送整改情況及結果;針對暗訪中發現的治理難題,委員們積極幫助尋找解決路徑,提出可操作性的意見、建議。

例如,作為跨區域河流,甌江治理中如何突破行政區域限制的藩籬,解決管控乏力問題是重要難題。2016年初,在她及多位政協委員的推動下,溫州、麗水兩市簽訂《麗水———溫州協同保護甌江水環境協議書》,為上下游協力治水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時也提供了一份跨流域治水的制度化樣板。兩市的交接縣青田和永嘉,同時制定了聯合會商、聯合監測和區域聯防制度。

市、縣級政協委員的行動也不落其后。

以金華為例,20163月,浙江省在金華市浦江縣啟動了該年全省政協三級聯動“萬千行”活動。金華市、縣兩級政協共組成128個監督組,由兩級政協主席會議成員領導帶隊督查。僅此次活動,就共發動委員1588人,查看江河300條計1228.2公里,走訪450個村鎮,督查71座污水處理廠,發現和反饋問題277條,提出對策建議278條。這些成果都通過各種渠道成為了黨委、政府決策的重要參考。

“河長”不僅是治水

在河長們看來,河長雖然管的是一條河,要解決的問題卻不局限于一條河。解決水中問題的同時,除了破解當地的環境問題,最關鍵要解決的,則是岸上可持續發展問題。

省政協副主席黃旭明是運河總河長。他認為,“污染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治理好運河,關鍵是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

他帶領政協委員從杭州、湖州到嘉興,沿著運河一路調研,排查污染源,尋找環境治理重點,呼吁加大沿岸工業污染整治、農業農村污染整治以及推動生態環保修復、監管檢測能力建設等。

浙江省第四大河飛云江的總河長是省政協副主席陳小平。他發現飛云江流經的4個縣市里,大多都曾是浙江的欠發達縣;但它又是一條連接著許多自然及人文資源的河流,正隨著農村環境的逐步改善,如火如荼地開展農家鄉村旅游建設。

看到這些,陳小平既欣喜又擔憂,“沿線的鄉鎮和村莊,各自為政地發展綠色經濟,既有同質競爭的趨向,又無法打響飛云江的整體品牌。”

“治水也要富民。”這是河長們的共同認識。為此,陳小平帶著幾十名政協委員、專家學者,結合打造美麗浙南水鄉、建設飛云江流域全域品牌進行專題研究和調研。他還結合聯系農業的本職,以省政協的“送科技下鄉”活動為載體,把多個生態循環農業項目,輸送到泰順、景寧和文成。

陳小平說,“只有讓老百姓在承擔治水、護水義務的同時,享受到治水帶來的好處,才能將水治到老百姓的心坎里。”

除了貢獻智慧,三級政協委員們都身體力行,用自己的方式參與到治理中來。

例如,在衢州市龍游縣,當地企業負責人是政協委員,他們公司通過研究畜禽排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使全縣2/3以上的豬糞得到集中有效處理;在嘉興市海鹽縣,有企業主擔任河長之后,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帶領自己的員工,或者安排企業的力量去做好清理河道;在浦江,有政協委員自身從事水晶加工、水禽養殖等行業,治理活動開展后,他們主動進行產業升級,帶頭清理污染源,促清潔化利用,起到表率作用。

基層河長創新治理手段

縣是政協最基層的組織。在浙江,有許多基層政協的領導擔任著“最小”的河長,他們在綜合整治水環境過程中,手段更靈活、方式更豐富、重點更突出,體現出“一河一策”的制度優勢。

例如,在浙江嘉興海寧市的平陽堰港,這里從3年前的劣五類水質,到如今穩定在Ⅳ類水標準,部分指標達到Ⅲ類水標準。這樣的變化就與該河道河長海寧市政協副主席田耘息息相關。

為推動河道的治理,田耘召集丁橋、斜橋等四個副河長單位,全面調研,制定了平陽堰港“河長制”管理實施方案以及各單位轄區治水詳規,并按照方案采取了一系列實打實的舉措。

在他的統籌下,各副河長單位紛紛創新辦法,使出新招。如馬橋街道探索建立了“大河長帶小河長”分流域治水機制和“水清平陽”微信群;斜橋鎮針對河道流域廣、綜合治理難的問題,創造出“河段長”的新招:按照節點和地域進行劃段,由相關村民組組長和黨員骨干擔任“段長”,實施河段監管……

此外,海寧市政協借力政協民主協商,專門召開平陽堰港流域治水專題協商會,力推“村規民約”促護水;發揮民主監督的作用,每月邀請市政協委員巡河,召開巡河現場會。3年多來,開展巡河50余次,破解難題百余項。

再比如,在龍游縣,當地政協拓展監督思路,創新監督方法,讓委員履職載體更豐富、成果轉化更快捷。他們堅持政協機關和政協參加單位專項相結合,積極融入縣委治水行動。機關認領了村中清潔塘,幫助村兩委制訂整治方案和落實保潔措施;一批委員企業家也主動開展清潔塘認領;各專委會也行動起來,編寫適合當地的生態讀本,組建“五水共治”宣傳隊,開通監督熱線電話等。

如今,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勢。借助委員的積極參與以及政協組織的推動,以“河長”為代表的眾人正傾心譜寫著一曲曲“治水”歌。

 

 

【關閉窗口】
×

用戶登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恩平市| 济阳县| 崇义县| 宿州市| 嘉兴市| 祁东县| 玉田县| 邯郸县| 宁远县| 农安县| 苗栗市| 六盘水市| 库尔勒市| 平阳县| 慈利县| 洪雅县| 西乌| 河源市| 凤阳县| 临沂市| 德清县| 景谷| 杭锦后旗| 博罗县| 呼图壁县| 乌兰县| 沙湾县| 建水县| 佛学| 陇川县| 沿河| 宁安市| 布尔津县| 博白县| 进贤县| 阿尔山市| 兴安县| 宁城县| 商城县| 饶平县| 于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