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5年11月17日 來源:聯誼報 作者:鮑蔓華 通訊員 劉紅祥 張櫻櫻 字號:[
大][
中][
小]
據人民政協報 日前,以“經濟新常態、浙商新機遇”為主題的第三屆世界浙商大會落下帷幕。大會開幕式上,浙江民營企業聯合投資股份公司(簡稱“浙民投”)正式開啟助推轉型發展大項目頗引人注意。
“浙民投”這一設想發端于浙江省政協“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專題協商會議,每一步發展都傾注了省政協工商聯界別的積極付出與努力。
浙江省民營企業數量眾多,民營經濟發展位居全國前列,但也存在“小、散、弱”現狀。如何使非公經濟合得進、合得好、合出新天地?省政協工商聯界別一直關注并尋求著破解之道。注重在深層次上引導更廣泛的民營資金、金融資本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省政協工商聯界別分別選擇了行業壟斷程度相對較高、行業競爭相對充分和市場競爭比較充分的石油、新能源電力及部分市政公用事業三個領域進行了充分調研。在2014年8月省政協召開的“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專題協商會議上,工商聯界別建議,集合省內龍頭民營企業產業資本,組建浙江民營企業聯合投資股份公司,通過參股、控股或收購形式,對相關領域的國企實行注資或兼并重組,或混合重新組建新公司,推動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
這一設想引起了浙江省政府的高度關注,省政府邀請工商聯界別專題匯報,省金融辦參與指導。2014年11月,經省政府同意,“浙民投”籌建組成立,先后與30多家民營企業進行洽談和接觸;2015年4月,由省工商聯牽頭,工商銀行省分行配合落實,八家省內民營龍頭企業和國內最大的基金公司之一工銀瑞信共同發起創立的“浙民投”正式召開創立大會,開啟了浙江省民營資本在投資領域抱團發展、跨界經營的先河。
作為省政府重點推動成立的產業基金之一,“浙民投”采用“項目+母基金”的模式,根據不同行業設立不同的開放式專項子基金,帶動民營企業投資和撬動金融機構投資。首期注冊資本50億元,未來將逐步增資到300億元,如果按照8至10倍的比例常規放大,可帶動2000億元—3000億元的資本運作。
作為浙江省最大的民營投資公司,“浙民投”探索以資本為紐帶駕馭發展資源,通過直接參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造、支持企業兼并重組和產業鏈整合、培養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方式做大做強公司規模,為浙商經濟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據悉,今年9月,“浙民投”第一單已經落地,1500萬美元投向一位海歸人士的高科技項目。據全國政協常委、浙江省工商聯主席、浙民投董事長南存輝介紹,浙民投成立6個月以來,投資團隊已基本搭建完成,主要專注國有企業改革及先進制造業、高端裝備業、新能源及環保、消費品及連鎖服務業、醫藥及健康服務業等領域的項目投資,與浙江省正在打造的“七大萬億產業”方向一致。目前,已有項目完成投資決策,部分項目正在投資調研過程中。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