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5年08月28日 來源:人民政協報 作者: 字號:[
大][
中][
小]
編者按:8月27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舉行全體會議。會上,浙江省政協副主席吳晶圍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發言,現摘要刊發交流內容,以饗讀者。
據人民政協報
今年恰逢抗戰勝利70周年,要以此為契機,鼓勵民眾以放聲高唱國歌去參與活動、表達心聲,必將極大激發中華兒女內心深處的愛國情懷。
國歌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民族氣質和精神面貌。在抗戰烽火中誕生的《義勇軍進行曲》,曾激勵鼓舞著無數熱血兒郎高唱戰歌,奔赴前線,浴血奮戰,救亡圖存。新中國成立后,《義勇軍進行曲》被選作國歌,更象征和代表著中華民族捍衛國家榮譽、民族尊嚴的堅強斗志和不屈精神。當前,我國正處在深化改革、克難攻堅的關鍵時刻,更需要中華兒女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然而,在許多奏唱國歌的重大場合,經常只聞“奏”而鮮聞“唱”。究其原因,既與國人內斂含蓄的表達風格有關,也與習慣有關。
《禮記》曰:“樂者,德之華也”。古代的先賢們追求歌以詠志、歌以言心、歌以傳情。今年恰逢抗戰勝利70周年,全國將舉行一系列的重大紀念活動。若能以此為契機,鼓勵民眾以放聲高唱國歌去參與活動、表達心聲,必將極大激發中華兒女內心深處的愛國情懷。為此,建議:
一、加大推動力度。領導帶頭是關鍵,黨政機關須垂范,代表委員作表率,軍營學校是重點,企事業單位要跟上,從而以點帶面,形成全國民眾人人唱國歌的氛圍。
二、規范制度禮儀。世界各國對奏唱國歌的規定各具特色。我們可在汲取中華優秀傳統禮儀精華的基礎上,制定一套具有民族特色、符合民族氣質的奏唱禮儀,以增加神圣感和莊嚴感。
三、廣泛宣傳。積極借助各類新載體、新平臺、新渠道,常態化、長效化地為民眾解讀和詮釋國歌的深刻內涵和精神力量。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