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2年07月18日 來源:人民政協報 作者:李宏 鮑蔓華 字號:[
大][
中][
小]
本網訊 近日,浙江省政協召開十屆二十五次常委會議,圍繞健全食品安全長效管理機制專題協商議政。此次會議是繼2011年食品安全事件迭出后,省政協專項民主監督助力省委、省政府共織食品安全網的又一次行動。
中國百姓正在經歷從“吃飽”向“吃好”、“吃健康”的轉變。對此,浙江省政協就健全食品安全長效管理機制這一課題,開展了專項集體民主監督行動。省政協黨組和主席會議高度重視,主席喬傳秀率專項集體民主監督調研組赴嘉興開展調研,陳艷華、徐輝兩位副主席分別帶領調研組深入省直有關部門、部分市、縣,走企業、下農村、看市場、開座談,多渠道了解實際情況,多層面查找分析問題,多角度交流研討對策建議。
深入調研走訪后,調研組成員甚感揪心,織就食品安全網面臨不少困難。三個風險性隱患:環境污染帶來的食品源頭隱患,監測檢測能力滯后帶來的食品安全風險隱患,以及低收入群體食品安全意識較為淡薄。三個結構性缺陷:食品產業的“低、小、散”格局導致食品行業監管困難,信息共享尚不健全導致食品安全協同監管力度不大,地方性配套法規和標準還不完善導致打擊違法犯罪乏力。三個深層次原因:經濟發展、群眾健康和社會穩定之間關系不夠協調,企業誠信和群眾自律意識淡薄,信息透明度不高。
調研結束后,浙江省政協在6月13日舉行題為健全食品安全長效管理機制的專項集體民主監督聽證會,傾聽社會各界對食品安全長效管理機制建設的意見和建議。此次聽證會選出了22位群眾代表,分別有企業負責人、學者、食品安全監督員、無黨派人士等。代表們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主要針對食用農產品源頭生產管理和食品生產加工安全管理、食品流通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情況積極發言。
在調研和聽證會的基礎上,浙江省政協召開常委會議。與會者建議,理順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加強檢測檢驗資源有效整合,加強食品監管綜合能力建設。嚴厲打擊食品領域違法犯罪,借鑒外省經驗,在省級、市級、縣(市、區)級公安機關,建立起自上而下的食品藥品犯罪偵查三級專門機構。加快信息共享和全程追溯體系建設。建立覆蓋地方食品安全所有環節的檢測檢驗控制體系、信息集結體系和數據共享平臺。建立健全覆蓋食品生產、收獲、加工、包裝、流通、貯藏、銷售和消費等全過程監控體系。加強對化肥、農藥、飼料、包裝材料、運輸工具、食品添加劑等全方位監管,嚴格執行各環節檢驗監測評估、質量安全認證和強制性標簽管理制度,實現食品安全全程可溯。加快繪制外來大宗食品產、購、銷路線圖,強化食品源頭控制和市場準入,實現外來食品風險可控。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