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3年05月29日 來源:人民政協報 作者:李宏 鮑蔓華 字號:[
大][
中][
小]
本網訊 在不少企業紛紛放棄制造業轉向房地產、金融投資等行業的背景下,蘇泊爾集團制定“機器換人”戰略,推動技術紅利替代人口紅利,為正在產業轉型升級“突圍”的浙江民企提供了典范。
資源小省、經濟大省浙江,正以堅強的決心推進“騰籠換鳥”,向科技創新要“紅利”,開啟由要素驅動邁向創新驅動的新引擎。面對浙江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浙江省委立足全局,審時度勢,在省委十三屆三次會議作出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省份的重要決策。
4月12日,省政協召開動員會,要求各民主黨派組織、無黨派人士、有關人民團體和界別、專委會,認真把握浙江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省份的重點問題,著重就主要目標、體制機制、具體政策和平臺項目等方面,深入調研、充分協商。4月25日,省政協主席喬傳秀帶領調研組到湖州德清縣,深入車間了解企業發展情況,與部分市縣政協委員和企業負責人就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行座談。各黨派、團體、界別、專委會發揮自身優勢,認真選擇課題,陸續展開調研。一場關于如何讓浙江向著創新驅動進發的智力碰撞在政協人中展開。
“無論從經濟發展還是社會發展來說,繼續以科技為龍頭是浙江今后發展的一個重要命題和重要任務,政協人才濟濟,省委對這次常委會抱了很大的期望值?!?/span>5月16日,省政協十一屆三次常委會議圍繞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省份開展專題協商。省委書記夏寶龍一番推心置腹的話,為委員們增添了信心和力量。委員們單刀直入,沒有套話、虛話。
民革浙江省委第一個發言,建議加強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鼓勵構建產業集群及創新聯盟,加強“孵化器”和“加速器”建設,優先解決創新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加強創新人才隊伍建設,激發中小企業自主創新內生動力。
民盟浙江省委、民建浙江省委把推動企業開展國際科技合作作為關注點,提出研究制定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戰略規劃,健全落實企業“走出去”政策體系,加強對企業開展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的監測分析,加快建設一批市場化、社會化的專業國際合作中介機構等。
民進浙江省委、農工黨浙江省委建言:必須大力營造創新強企、創新為榮的良好環境,推動創新要素集聚企業,加強以企業為主體的研發機構建設,在資金引導、人才支撐、法律保障等方面進一步完善政策,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
浙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體系建設仍有欠缺,特別是在科研院所建設方面亟待加強。致公黨浙江省委建議著力在優化省屬科研院所配置、加快區域創新體系建設上下功夫,成立浙江省科學技術研究院,整合高校與院所資源,根據行業形成人才、學科、科研“三位一體”的“協同創新體系”。
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的風險補償機制、管理機制、社會化評價體系和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推進青山湖科技城和未來科技城創建國家級高新區……18名委員代表所在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等界別和專委會,發表了不同視角的協商意見。
以創新驅動為引擎,浙江人同心共筑中國夢。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