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政協報 “它代表我有智慧了。”近日,新疆阿克蘇地區烏什縣烏什·衢州小學內,一年級新生孜拉麗·麥合木提指著眉心新點的朱砂印,臉上滿是欣喜。當天上午,孜拉麗·麥合木提與80名一年級新生代表一起,在校園內的孔子像前整齊排列,衣冠之禮、尊師之禮、啟智之禮、開筆之禮、擊鼓明志等儀式后,完成了學校與浙江衢州同步開展的開蒙禮。
開蒙禮讓孩子們對傳統文化又多了一分了解,禮儀教育讓孩子們變得更自信有禮。
浙江衢州是南孔圣地。伴著開蒙禮、明志禮、成人禮等南孔學子“三禮”儀規儀程,南孔文化走進校園,伴隨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為新時代立德樹人的學校教育搭建起了又一個創新載體。
近年來,衢州持續推動實施南孔文化潤疆行動,將南孔學子“三禮”引入了烏什校園,到2022年底,在烏什縣已命名“有禮學校”13所,涵蓋幼兒園、小學、中學、職業學校,今年全縣將再培育10所“有禮學校”。
文化潤疆,源遠流長。浙江創新打造的“我愛浙疆”文化潤疆品牌,已開展文化交流活動1000多場次,形成多元文化和諧交融的生動局面。
“秋天小雨滴滴落下來/秋風吹來/小鳥在歌唱/秋天的果子/很香甜/秋天的桃子/紅臉蛋/我愛秋天的雨/我愛秋天的風/我的桃子/我愛秋天。”看到若羌縣城西新區學校的孩子們寫的詩,浙江省政協委員雪野很有成就感。
“童詩花開”是系列援疆公益課程的內容之一,由兒童文學作家、詩人、兒童詩閱讀與寫作教學倡導者雪野擔任主講,上線以來,受到了若羌師生的喜愛,孩子們跟著雪野讀詩,學著用詩人的眼光觀察世界、用詩人的筆觸描繪世界。越來越多的孩子們感受到詩意,學會用詩歌抒發情感,用詩歌與世界交流。
2021年9月7日,由詩人之家組織開展的援疆公益課程在若羌正式落地,通過雙師課堂直播+連麥的形式,為若羌中小學生提供綜合性詩詞美育課程。課程上線以來受到若羌師生的一致好評。這是詩畫潤疆開啟的教育新篇章。
而浙江省政協委員馮志剛用一個又一個公益項目、一場又一場公益活動,架起浙阿兩地一家親橋梁,用教育助學滋潤新疆阿克蘇地區困境兒童的心田。
馮志剛不斷問自己、問團隊的一個問題是“除了發放獎助學金之外,我們還能為新疆的困境兒童做些什么?”為了切實幫助困境兒童通過教育改變命運。馮志剛與團隊積極謀劃,通過“引進來+走出去”兩條路徑,幫助新疆地區的困境兒童提升能力素養。
“引進來”,聯合專業開展教育賦能的公益組織為阿克蘇地區40名高中女生策劃實施了職業規劃營,通過豐富多彩的體驗式課程,激勵當地學生樹立職業夢想,制定職業規劃,清晰未來努力方向。“走出去”,組織阿克蘇地區70名女生開展研學賦能行活動,帶她們看到更大更精彩的世界。
馮志剛還聯合浙江省福彩中心、阿克蘇婦聯開展“山鳳凰筑夢計劃”公益項目,為60名家庭困難女生發放助學金,鼓勵著她們繼續讀書追夢。
一直以來,浙江教育系統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持續推進組團式幫扶,形成跨省大聯盟、職教大組團、師資大幫帶的全方位支援格局,有力助推受援地教育整體水平提升。據了解,浙江教育援疆工作將真正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戰斗、帶不走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好一批學校,探索實施“聯校網教”工程。深入實施“語潤浙疆”計劃。繼續深入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普及提升“語潤浙疆”計劃;“浙里石榴紅”工作品牌將持續擦亮,在不斷放大浙江教育管理理念、制度、文化輸入的增益效應中著力打造“組團式”教育援疆升級版。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