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大省如何成為海洋強省?
浙江省政協召開專家協商會建言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據人民政協報 浙江省海洋資源豐富,海岸線總長居中國首位,是名副其實的海洋大省。如何為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海洋強省建設提供強大科技支撐?11月28日,浙江省政協召開“加大海洋科技創新力度,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專家協商會,聽取委員、專家和有關部門意見建議,助推浙江省海洋科技自立自強。
“海洋學科布局迫切需要新學科加入,需要設立以信息為基礎的交叉學科,需要系統提升公眾海洋素養,為更多人才投身海洋事業營造積極氛圍。”浙江大學海洋學院副院長瞿逢重站在教師與教育管理者的角度提出有關涉海學科建設的思考。
自然資源部海洋二所副所長陳建芳認為,科研人員要發揮專業特長開展多形式科普活動,提升公民科學素養。同時呼吁,要暢通科研院所、高校、政府的聯絡互動渠道,堅持場景驅動,優化創新環境,強化對科研人員的人文關懷,充分發揮科研院所的人才優勢。
“從一線海洋科研人員的感受看,普遍存在科研經費焦慮。”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海洋新材料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蒲吉斌坦言,希望能夠為高能級科創平臺提供非競爭性的穩定科研經費支持,切實為科研人員減負。
“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相對薄弱,創新投入強度相對不夠。”省政協委員林東是省大型海洋潮流能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總工程師,他認為要進一步提升企業以及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打造產學研深度融合創新體系,促進各類創新人才向企業集聚,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中國建設銀行浙江省分行行長邵斌表示,要讓金融服務于海洋科技創新,以政府為紐帶,搭建政、企、融三方共享的合作平臺,解決銀行對科技企業識別能力不足以及科技企業知識產權評估難、處置難的問題。
協商會上,與會委員、專家積極發言,提出了許多有內容、有思考、可操作性強的意見建議。來自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省科協等有關部門的負責人作了協商交流,展示了省委、省政府加大海洋科技創新力度、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