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5年07月06日 來源:人民政協報 作者:李宏 通訊員 周方 字號:[
大][
中][
小]
本網訊 “互聯網+”給杭州市插上了騰飛的新翅膀。擁有阿里巴巴等知名上市企業的杭州如何發揮比較優勢,實現高起點上新發展,是委員們不斷思考的問題。在6月16日召開的市政協十屆十九次常委會議上,委員們著重就發揮杭州創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建設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兩區”創建)的疊加效應,深入謀劃“十三五”規劃踴躍建言,贏得了與會的市委、市政府領導和20多個市直部門負責人的稱贊。
“爭取在未來幾年內逐步構建起一個全方位、立體式、充滿生機的創業生態系統,使杭州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創新創業中心之一。”杭州市政協科技界別組委員認為,杭州雖不及北京最具創新資源稟賦,也不像深圳是資本競相追逐的寵兒,但她有自然環境優越、市場經濟發達、民間資本富裕、風險投資意識良好的綜合優勢,杭州要向美國“硅谷”取經,用良好的創業投資軟硬環境和充滿生機活力的創業生態系統,集聚全國乃至全球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創業人才和資金“為我所用”,使杭州成為中國的“硅谷”。
如何借助“互聯網+”,重構杭州產業的新優勢?“29歲要具備59歲的思維,59歲也要有29歲的思維”,今年59歲的李九斤委員,一語道出了其中的關節點。作為杭州匯林食品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李九斤雖然一直經營傳統的食品炒貨業,卻也趕起了“新潮”,創辦了中華名優特產網,在電子商務中“試水”,用“29歲”人的互聯網思維改造提升食品炒貨這一傳統產業。李九斤的這一想法和做法,與民盟杭州市委提出的發展“M2+”模式,倒逼企業轉型升級的建議不謀而合。所謂“M2+”包括M2B(生產商直接面對經銷商提供自己生產的產品或服務)和M2C(生產廠家直接面對消費者提供自己生產的產品或服務)。民盟杭州市委會希望,傳統企業要利用杭州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難得機遇,通過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將具有一定優勢的自主品牌直接推薦給最終消費者,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產品忠誠度的同時,倒逼企業轉型升級,在競爭中形成市場新優勢。
在全國同等城市中,杭州較早進入了中高速增長的通道,支撐經濟增長的傳統要素紅利在減弱,迫切需要通過創新構建增長新動力。“制度創新是推進杭州‘兩區’創建的核心動力所在。”經濟界別組委員建議,杭州要以創占制度創新制高點的戰略眼光,積極探索建立與國際高標準投資和貿易規則體系相適應的行政管理體系,切實推進政府行政管理職能的轉變。尤其是要通過制度創新,使“兩區”創建成為中小企業創業創新的搖籃,而非大資本的樂園。只有“中小企業成功了,我們才能算成功了”。
“跨境電商企業,無論是進口還是出口,海外倉至關重要。”民革杭州市委認為,海外倉的建設不僅有利于本地化跨境貿易,提高在出口目的市場的競爭力,同時還可以挖掘售后服務、品牌展示、線下商店、宣傳推廣等綜合服務功能,使得每一個海外倉都有可能成為推動自主品牌走向世界的“超級推銷員”。浙江省已經提出,到2017年要建立60家公共海外倉。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鳥網絡,也已經著手建立覆蓋全球5大洲的海外倉儲網絡和航空干線資源能力,并在全球各個重要城市設置倉庫節點。民革杭州市委建議,杭州要加快公共海外倉建設,提供快速通關、方便結匯、海購直達及便捷退稅等服務,鼓勵企業開展B2B出口,吸引外地電商入駐“兩區”,吸引大眾創新創業。
到會聽取意見的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龔正連用“三個好”給會議點贊,表示市委、市政府將認真研究,充分借鑒。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