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5年06月29日 來源:人民政協報 作者:夏竹青 字號:[
大][
中][
小]
本網訊 “政府動輒幾千萬的專項資金都去哪了?分配下去哪個都嫌少,但究竟哪些應該給?效果怎么樣?缺少評價。政協把這個問題提出來,非常好,也很及時,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浙江省平湖市政協近日召開重點提案辦理協商會,就《關于加強財政扶持政策績效管理的建議》集體提案進行現場集中督辦,市長朱林森對政協提案給予充分肯定。
近年來,平湖市政府不斷出臺激勵企業發展壯大、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財政扶持政策,每年投入巨大,但是企業困難呼聲依舊強烈,主管部門制定、修改政策也日趨頻繁。一方面是財政保障壓力越來越大,另一方面是錢花出去卻不見效益。面對這一矛盾,市政協工業組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以集體名義向市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提交了《關于加強財政扶持政策績效管理的建議》的提案,建議政府對財政扶持政策全面實行績效管理,并從績效管理的對象、目標、參數、手段、結果、運用等6方面提出具體操作辦法。提案被列為市政協年度重點提案,由市長朱林森親自領辦,市政協主席徐春林督辦。
“我專門去要了一份去年某個項目的績效評估報告,報告寫得很好,但主要從資金的使用規范、審計角度出發,對政府補助資金取得的實際效果只字未提,這恰恰是我們更需要關注的地方。”市發改局局長徐錦連介紹。為此,委員們建議加強對過去幾年的項目定期“回頭看”,進行持續跟蹤問效。
“比如工業發展資金中有一個項目叫企業國內參展補助,2014年補助資金有120多萬元,但補助企業數達到了184家,平攤到每個企業身上就沒多少了,起不到扶持的效果。”市政協委員、經信局副局長趙松同時建議,政府專項資金不能撒胡椒面,不能天女散花,要集中力量辦大事,進行重點扶持。
同時,委員們還建議,政策制定過程中要更加重視聽取企業的意見,更接地氣;政策出臺前也要定目標,明確預期達到的效果;要根據補助對象的實際需求和發展前景進行精準幫扶,真正發揮資金的導向作用。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