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4年02月08日 來源:人民政協報 作者:李宏 周方 字號:[
大][
中][
小]
本網訊 “要以智能裝備和互聯網技術提升傳統紡織服裝產業……”杭州宏華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金小團建議,引入數碼噴印技術對傳統服裝、面料、家紡等產業進行改造提升……
“建議引進新型建筑工業化鋼結構綠色建筑體系,既有效解決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又可通過城鎮化建設拉動內需,服務經濟轉型升級……”杭蕭鋼構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兼總工程師方鴻強在發言時提出,要充分發揮杭州中國鋼結構產業基地優勢,推進國家綠色建筑行動和美麗杭州建設。
“加快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進杭州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應用電子商務改造提升傳統食品企業”、“通過工業設計和走出去促轉型謀發展”……
在2013年10月31日市政協召開的“以信息技術為突破口,推進傳統優勢產業改造提升”專題常委會議上,來自傳統優勢產業的企業負責人和政協委員們不約而同地從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角度,以跨界思維為杭州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出謀劃策。
讓來自傳統優勢產業的企業負責人參加政協專題常委會議,是市政協為提高履職建言質量,確保議政建言成效的一次積極嘗試;以跨界思維謀劃傳統優勢產業的轉型升級,是市政協開出的一劑“藥方”。
應該說,這貼藥方的效果是好的,這次常委會議的成效是明顯的。“特別是(市政協)圍繞傳統優勢產業改造提升提出的意見建議,給了我們許多的啟迪,為我們做好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在今年1月3日召開的市政府市政協工作協商聯席會議上,代市長張鴻銘和常務副市長楊戌標都對市政協以跨界思維謀劃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所提出的意見建議給予了高度評價。
為什么要召開這樣一次“以信息技術為突破口,推進傳統優勢產業改造提升”為主題的專題常委會議?
話題還得從杭州經濟發展當前面臨的嚴峻形勢說起。
改革開放以來的三十多年間,杭州經濟連續多年保持高速增長,經濟總量曾長期位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二位和副省級城市第三位。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世界經濟長期低迷,受此影響,杭州經濟也面臨外需不穩、內需不旺的境地。從產業演變規律來看,杭州經濟也恰巧到了發展的平臺時期,產業結構的調整時期,轉型升級已是迫在眉睫。也正是在這一時期,杭州經濟開始面臨增速下滑,經濟總量被兄弟城市趕超,經濟運行下行壓力很大的嚴峻局面。
如何緊密結合杭州經濟運行和產業發展的趨勢,體現政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促進和諧”的履職特點,充分發揮政協智力密集、人才薈萃的優勢,更好地服務經濟轉型升級,市政協領導和廣大委員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裝備制造、紡織服裝、精細化工、食品飲料、造紙、建材冶金這六大產業,是杭州的傳統優勢產業。經過多年發展,這六大傳統優勢產業現已成為杭州經濟發展的基礎性產業、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和吸收就業的主要渠道。但同時,這些產業也面臨產業布局亟待調整,同質競爭普遍、技術創新投入不足、發展缺乏后勁、信息技術的深度滲透和融合發展還不強等現實問題,亟待進行改造提升。
經過廣泛而深入的調研后,市政協領導和廣大委員逐漸形成了共識:“杭州是以民營經濟為主發展起來的,中小企業和傳統企業占比很大,要推進杭州經濟的轉型升級,打造杭州經濟的升級版,一方面,要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另一方面,要以信息化為重點,利用現代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特別是杭州的傳統優勢產業”。想要平穩度過經濟發展的平臺期和轉型升級的陣痛期,利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乃是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必須著力推進的主要工作。
為此,市政協把推動傳統優勢產業改造提升作為2013年的一項重要履職工作,組織市政協各參加單位、廣大委員和相關區、縣(市)政協、行業組織等力量,多角度開展深入調研。市政協主席葉明等領導還親自帶隊,先后到浙江印象實業、余杭眾望布藝、杭州汽輪機集團、杭州新天地集團、杭州鍋爐集團和杭州德力西集團等實體企業視察調研,與委員、企業負責人和行業協會負責人面對面交流探討。
市政協主席葉明也強調,杭州的轉型升級必須緊緊圍繞信息化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技術改造、企業品牌塑造、創意設計與新產品研發、商業模式創新、產業鏈式創新和節能減排等方面下足功夫,做好文章。
一些來自傳統優勢產業的市政協委員,也身體力行地推動企業跨界發展,助力轉型升級。比如市政協委員、杭鍋集團董事長吳南平,大力推進機械制造產業的兩化深度融合,積極支持杭鍋集團與中控科技集團、杭州汽輪機集團合作,合資成立中控太陽能公司,已投資2.1億元在青海德令哈建設50MW太陽能熱發電項目。該項目一期工程于2012年底完成汽輪機沖轉,具備并網發電條件,是一個商業化運行的太陽能熱發電示范工程……
以跨界思維促轉型升級,不僅僅運用在工業上,在現代都市農業、現代服務業發展上,市政協一樣在鼓勵運用跨界思維促轉型謀發展。在2013年9月市政協舉辦的“加快農村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打造杭州農業升級版”論壇上,以跨界開發提升傳統茶葉產業,以跨界智慧培育農村新型業態,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跨界整合不同行業,成為了與會者廣泛熱議的焦點……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