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如何選好政協委員、管好政協委員,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政協委員隊伍,是各級政協組織和統戰部門積極探索的一個重大課題。浙江省金華市政協和中共金華市委統戰部,積極指導各縣(市、區)的統戰部門,著力在把好政協委員的進口關和出口關上下功夫,主動作為,務實求新,探索出了地方特色的高素質型委員隊伍制度創新之舉。
用辭職制來規范委員的辭退程序。2012年4月,中共金華市委組織部、統戰部和市政協黨組,聯合下發了《金華市政協委員辭職規定(試行)》。除《政協章程》規定的免除委員資格的條件以外,該文件專門列出了5種需要辭去委員資格的情形,如崗位職務變動、身體健康原因、調離金華市一年以上等。委員不積極參政也被列入了辭退范圍,文件規定“連續兩年無故缺席全體會議的,一年內三次無故缺席常委會議的”,將根據委員辭職程序進行處理。
讓承諾制強化委員的源頭管理。2012年金華所轄的永康市換屆工作期間,要求被推薦的委員人選簽署承諾書,并向社會公示,接受各界群眾的監督。如果違反承諾書的承諾事項,被推薦人選自愿放棄委員資格。永康市先后有12人因違反“承諾事項”,不得不自動放棄推薦資格。早在去年金華市政協換屆期間,市委統戰部、市委組織部和市政協黨組,就綜合運用市政協委員履職檔案成果,明確一屆內無一件提案、政協會議出席率在60%以下、參加本界別活動次數最少的,不再繼續提名為新一屆市政協委員。
述職制,考評了委員的履職實績。2012年金華市婺城區和所轄的蘭溪市,開展了委員“述職制”的試點。在組織委員就提高委員意識和履行職責等方面進行認真總結的基礎上,由當地統戰部門牽頭,政協機關和組織部門共同參與,集中對委員述職情況開展綜合評議。評議內容分為“政治思想”、“自我認知”、“會議活動”、“參政議政”、“社會形象”等5個方面。每個方面又可分為“非常滿意”、“比較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4檔,最后形成總體評價。“述職制”作為加強委員教育管理的一項新舉措,其述職綜合評價情況,已成為委員調整安排的重要依據和進退去留的重要參考。
差額推薦制,尊重了委員的民意基礎。2011年金華市政協換屆期間,市委統戰部在以往協商推薦政協委員的基礎上,首次增加了自我推薦和群眾推薦兩種方式,并實行差額推薦。據了解,推薦單位在確定委員初步人選名單時,按委員名額的140%差額推薦委員初步候選人;確定初步委員候選人后,由推選委員會成員按120%的差額產生委員建議人選,進入考察環節,提高協商推薦的民主性。試點在農工黨金華市委、團市委、市農業局和蘭溪市進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拓寬了委員的民意基礎,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