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西湖區在醫療機構改革中首先把基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定性為公益性事業單位,建立了‘政府兜底,全額預算管理’的財政保障機制,從而徹底改變了原先‘以藥養醫’模式,降低了百姓就醫負擔,為百姓消除了看病貴的心病”,杭州市西湖區衛生局長高衛星在西湖區政協委員視察醫療機構運行機制改革情況的現場會上表示。
基層醫療機構運行機制改革一直以來是西湖區政協的關注重點,多次組織力量對區內的基層醫療機構運行機制改革工作進行調研,并通過社情民意反映、提案和視察等多種途徑,對推動此項工作提出意見建議。區委、區政府認真吸納政協提出的建議,并多次邀請相關政協委員參加改革方案的論證會,有序推進基層醫療機構運行機制改革工作順利推進。
委員們在視察中提出,要繼續加大對醫療衛生事業的財力投入,繼續讓利于百姓。要從轉變服務理念、創新服務模式、加強服務力量入手,積極探索和實踐基層衛生服務的網格化、精細化、信息化、個性化、專業化服務和健康管理模式,進一步深化“13566”衛生服務模式,使基層醫療衛生工作的軟硬件建設都能及時滿足百姓的需求。
“要以西湖國醫館為輻射源,發揮中醫的特色優勢,創中醫特色品牌,造福基層百姓;要積極扶持、培育、建設一批符合我區實際、具有西湖特色的重點學科;要樹立精品意識,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開辟服務工作新領域,進一步開創具有西湖特色的醫療衛生和健康服務的項目,培育出更多的西湖衛生品牌……”委員們就進一步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質量提出建議。
“讓百姓在基層醫院就能有好醫生看病,有一個好環境就診,有先進的醫療設施確診,百姓在家門口就能放心地就醫問藥,真正從源頭上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西湖區政協主席張岐說。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