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浙江省杭州市政協以制度建設做保障,積極探索“三動”工作模式,通過制度安排促動了“接地氣”的履職實踐,讓政協工作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凝聚起了市、區(縣、市)兩級政協組織和委員的智慧與力量。
2012年11月至12月,杭州市政協接連下發《杭州市政協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實施辦法(試行)》和《杭州市政協委員參加區、縣(市)政協和高新區(濱江)政協工委活動實施辦法(試行)》,要求市政協委員密切與界別群眾和轄區基層的聯系,提高履職針對性和有效性。最近,《杭州市黨政有關部門與市政協有關部門、界別小組開展對口聯系協商和溝通交流協商活動實施辦法》即將以市委、市政府、市政協名義聯合下發,對口交流協商活動將制度化和進一步深化。
杭州市政協主席葉明認為,政協組織和委員的工作,如果不“接地氣”,將直接影響履職建言的成效和社會影響力的發揮,“我們要通過制度化安排,通過互動、聯動、走動,讓政協委員‘接地氣’,讓政協工作更貼近實際”。
杭州拱墅區半山、北大橋地區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是杭州市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自2007年起,杭州市政協就聯合拱墅區政協,組織市、區政協委員開展實地專項視察,跟蹤了解區域環境改善狀況,為整治工作建計出力。“市、區兩級政協聯動,連續6年關注半山、北大橋地區環境綜合整治,對改善區域生態環境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拱墅區環保局局長徐青山說。
在政協組織聯動的基礎上,杭州市政協又出臺《杭州市政協委員參加區、縣(市)政協和高新區(濱江)政協工委活動實施辦法(試行)》,要求委員除參加市政協組織的履職活動外,還要“深入轄區街道(鄉鎮)、社區(村)開展履職活動”,“積極支持所在區、縣(市)政協,高新區(濱江)政協工委的工作,積極參與當地政協邀請參加的活動”……聯動范圍擴大到了委員,延伸到了基層,有助于推進政協履職更貼近基層,更貼近實際。
“希望政協重點對最近出現的新業態,做更為廣泛深入的調研,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見建議。”近日,參加杭州市政協舉辦的與市黨政部門對口交流協商會議的市發改委、經信委等9個黨政部門負責人,分別對市政協2013年履職重點課題提出了意見建議。
與黨政有關部門的對口聯系,杭州市政協早已開展。杭州市黨政部門關系民生和發展的重要政策舉措出臺和重點項目建設前,均會主動征求市政協委員的意見建議。市政協委員受邀參加黨政部門的會議和活動的次數年均增加5%以上。
為進一步推動市黨政有關部門與市政協有關部門之間的對口聯系協商,與界別小組之間的溝通交流協商等活動的制度化,市政協又制定了《杭州市黨政有關部門與市政協有關部門、界別小組開展對口聯系協商和溝通交流協商活動實施辦法》,保障委員更好地知情明政和參政議政,使市政協和各界別小組能更好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開展工作。
“政協主席看望委員,對我們提出的問題共同研究,密切了委員與政協的聯系,同時也擴大了政協的社會影響力。”杭州市政協委員任旭榮說。自2002年起,杭州市政協就建立了主席、副主席走訪委員制度,在走訪中直接聽取委員心聲,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和問題。為完善該項制度,市政協還專門制定《杭州市政協領導走訪和約談委員工作規則》。
不僅是在政協領導與委員之間,杭州市政協還把走動擴展到了委員與界別群眾之間,專門下發《杭州市政協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實施辦法(試行)》,要求每位委員除加強同本界別群眾的經常性聯系以外,還應至少固定聯系5名本界別群眾,每年通過談心談話、意見征詢、情況通報、信息反饋等方式,做好聯系界別群眾的各項工作,真正起到“團結和凝聚各界別力量,協調各方關系,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作用。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