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紹興市政協——
一路詩來一路唱 黃酒越劇品水鄉
據人民政協報 今年“五一”假期,浙江紹興黃酒小鎮推出“微醺‘酵’友季”活動,一系列“年輕態”場景得以激活,黃酒小鎮的酒器展示館中,欣賞完精美絕倫的花雕工藝后,還可以帶小朋友一同參與到花雕親子互動。
在地道的紹興人眼里,飯可以不吃,但黃酒一定要喝,為了非遺——黃酒產業的傳承與創新,紹興市政協組織部分委員視察調研黃酒集團,召開界別協商會,為黃酒產業發展支招。委員們認為,黃酒是紹興的“金名片”,做大做強黃酒產業意義重大。要大力推動創新發展,積極推動黃酒產業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營銷創新,不斷拓展黃酒消費場景、消費群體和消費區域。系統謀劃產業發展,高標準推進黃酒產業園、黃酒小鎮等平臺建設,招引一批文商旅融合的大項目、好項目,積極構建黃酒全產業鏈發展新模式新業態,加快打造千億級支柱產業。要加強宣傳推廣,通過線上線下多種形式輸出黃酒高檔低度、養生健康的理念,將黃酒所擁有的歷史文化、品質質量等方面的優勢,轉化為市場營銷的推動力。
紹興酒雖有悠久的淵源與深厚的文化積淀,但黃酒產業呈現整體規模較小和企業低小散的狀況,有待破局“出圈”。在吳曉均委員看來,黃酒要在更符合現代發展審美和消費需求的前提下走出年輕化、精品化。這方面,龍頭企業可以發揮積極優勢,在保留純手工釀制技藝的基礎上,向智能化、數字化生產邁進,在產品創新、品牌提升上積極發力,推動黃酒釀制技藝更好融入現代生活。
非遺的生命力,在傳承,更在創新,陳奕英委員眼中的越窯青瓷不僅是世界上最早由越人首創,在越地的越窯里燒制完成的成熟瓷器,更是古代絲綢之路、海絲之路中代表中國從紹興出發的文化使者。為了助力做好保護利用傳承越窯青瓷文化這篇文章,陳奕英建議依托市重點青瓷文化企業,采用政企合作的形式,組建專門的研究機構,系統梳理越窯青瓷的發展歷史,深入研究越窯青瓷文化創造性特點,創新性發展的具體舉措;充分發揮傳統優勢,主動順應時尚需求,分系列、分檔次開發越窯青瓷的文創產品;把越窯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
“酒香也怕巷子深”,一些非遺產品明明品質不錯,卻由于缺乏認知度與認同度,在市場中乏人問津。紹興政協發揮提案作用,以非遺解鎖共同富裕新途徑,積極助推搭建非遺資源集聚平臺,不斷完善培訓機制,通過“傳、幫、帶”模式培養新一代傳承人,為優秀學員和低收入人群提供就業機會。在政協的助力助推下,目前各級非遺工坊已為7000多人提供就業崗位。
……
一路詩來一路唱,黃酒越劇品水鄉,非遺與政協的故事在紹興一個接著一個。市政協主席魏偉告訴記者,“紹興市多措并舉,通過培養非遺人才、提升非遺技藝、豐富非遺產品、做強非遺品牌、拓展非遺市場等方式,推進非遺傳承保護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如今,豐富多彩的非遺已逐漸融入紹興百姓生活與城市韻味,與這座千年古城相映生輝。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積極培養傳承人,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任重道遠,關于紹興非遺傳承與保護將始終是政協履職重點。”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