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茶”激活“一方山水”
——浙江省縉云縣政協助力黃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人民政協報 “我家目前種植70多畝的黃茶,根據客戶訂貨電話來看,明年的價格還能再漲,這真是我們增收致富的‘金葉子’!”浙江省縉云縣東渡鎮方川村的茶農鄒麗平笑著介紹,即使在采訪期間,鄒麗平的電話也是響個不停,又陸續收到幾位客戶的遠程“下單”。
黃茶,是縉云縣“五彩農業”之一,也是縉云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產業。近年來,縉云縣政協積極關注“縉云黃茶”,充分發揮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和政協委員自身專業優勢,強化區域特色,提升科技含量,加強品牌引領,積極助力黃茶產業發展。
建言獻策 “縉云黃茶”靚起來
縉云山清水秀,產茶歷史悠久,相傳黃帝在縉云仙都鼎湖峰鑄鼎煉丹。金丹煉成后,黃帝駕金龍飛升,山上茶樹沾金丹仙氣萌發出金黃色嫩芽,百姓采其黃芽,炒干以水沖泡,湯黃葉黃,清香不散,回味甘醇,飲者體健明目,百病祛除。
如今,黃茶作為縉云縣茶產業主推的一個黃化茶新品種,以綠茶工藝進行加工,是一款真正的原生態茶,具有三黃透三綠的獨有品質,即外形色澤金黃透綠、湯色鵝黃隱綠、葉底玉黃含綠。
從品種培育到規模種植再到品牌推出,縉云黃茶從“默默無聞”到“前途似錦”,背后一直都有政協委員參與助力的身影:開展“提升縉云五彩農業產品質量”“以工業化理念、產業鏈思維助推‘五彩農業’”專題協商,提出“依托歷史淵源,進一步提升縉云黃茶品牌文化內涵”“留足產業發展用地”“建議制定‘縉云黃茶’區域公用品牌”等意見建議,被黨委政府新一輪鄉愁富民產業扶持政策吸收;《關于加強“縉云黃茶”品牌保護和發展力度的建議》《關于制訂縉云黃茶的產品質量標準的建議》等政協提案,同樣助力了《縉云黃茶發展規劃》的出臺……
“目前,全縣茶園總面積6.15萬畝、茶葉總產量2200噸、總產值5.45億元?,F在,縉云黃茶的品牌越來越響,茶農不愁市場需求和銷售問題,再加上政府有力的扶持,我們很有信心,黃茶產業會越做越好?!笨h農業局經濟作物管理站站長劉小亮說。
深耕茶園 小山村走出“致富路”
提到鄭國楊、楊絞來、陳詩潔,大家都笑稱他們為“茶委員”。他們不僅是政協委員,也是縉云當地的黃茶種植大戶,更是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帶頭人。
大源鎮龍坑村,曾經是縉云最偏遠、最貧困的地方之一,僅用六七年的時間,小山村便搖身一變,成為“千畝黃茶第一村”。這中間有省級科技特派員的不懈努力,更有鄭國楊的辛勤付出。
作為土生土長的龍坑人,鄭國楊是村子里最先富起來的人之一。2017年,他毅然回鄉當選村支委書記,帶領村“兩委”成員,挨家挨戶做村民工作,鼓勵村民發展縉云黃茶。同時,他本人承包村里900多畝荒山帶頭種植黃茶,并投入1000多萬元打造2000多平方米的標準化中試車間,引進一條全自動數字化扁形黃茶生產流水線,實現了“產品潔凈、產出高效、產業智能”,有效提升了該村黃茶的產量和質量。
在他的帶領下,龍坑村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種植黃茶。
村民鄭子友深有感觸,他說:“在鄭書記的動員帶動下,我種了12畝縉云黃茶,今年效益很好,比去年多了5萬多元收入,有18萬元呢!”
目前,龍坑村種植黃茶2000畝,畝產2.1萬元,茶農人均年增收1.2萬元,成功創建省級縉云黃茶特色農業科技園區,黃茶產業與文化產業、旅游產業深度融合,實現茶農增收、產業發展。
楊絞來委員同樣看好黃茶。他看到了黃茶種植的美好前景,因此在縣里推廣時毫不猶豫地投下了70多萬元,在舒洪鎮種植縉云黃茶20畝?!拔曳N植的面積不算大,但已有自己的品牌,主打精品路線,很受客商的歡迎,現在每年店里的產品都不夠賣哩。”楊絞來笑著說。
如今的縉云縣,以茶為媒實現了“兩山”的高效轉化,山坡上一壟壟黃茶蕩起了裊裊茶香,產品甚至“漂洋過海”到了德國……
2019年11月,德國皮爾納市官員帶領市政府代表參加麗水市國際友城論壇期間,曾在縉云的黃茶驛站品嘗到縉云黃茶,了解背后的黃帝文化,非常感興趣,并相互留下了聯系方式。經過三年不斷的對接和努力,2022年8月左右,縉云一家茶葉公司拿到采購訂單,首批出口黃茶產品數量100公斤,總價值約4萬歐元(約28萬元人民幣)。
三地協同 助力黃茶譜新篇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好茶??N云縣大源鎮與臺州市仙居縣安嶺鄉、溫州市永嘉縣界坑鄉相鄰,均以黃茶產業為農業主導產業,如何讓山區群眾錢袋子鼓起來,成為大家的必答題。
為進一步壯大三地茶產業,三地政協依托民生議事堂平臺,開展跨區域協商,邀請三地政協委員、種植戶、群眾代表等,圍繞品種提升、種植規范、采摘標準、加工技術、品牌打造、茶旅融合等方面各抒己見。
“三地將充分運用協商成果,進一步圍繞黨建聯建、品牌同創、經濟共興等內容,做好茶文化引領、茶產業發展、茶科技驅動三篇文章?!笨N云縣政協副主席鈄旭彬說。
在協商活動的推動下,三地協同發力,運用協商成果,積極共建黃茶產業帶,全力推進茶業增效、茶農增收、茶鄉振興。
大源鎮適時組織開展“我在縉云有畝茶——大源鎮第二屆黃茶春采節”活動,黃茶特色農業科技園區部分茶園以1660萬元價格被茶商認領,并與浙江農林大學簽訂黃茶產業人才培養校地合作框架協議,探索推行“校地協同、振興鄉村”新模式。
據了解,近年來,三地積極探索打造茶產業共富聯合體,大力實施綠色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戰略,推動茶產業成為具有競爭力的農業主導產業。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