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政協報 “每個學生都是一顆種子,他們或成長為大樹,或成長為小草,但無論大樹還是小草,在生態系統中都有各自的獨特價值……”近日,在一場專題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請你來協商”活動現場,浙江省縉云縣委書記王正飛這樣說。
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是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民生議題。縉云縣堅持“大心理健康教育觀”,通過家庭、學校、社會、政府“四位一體”全面發力,構筑“教育培訓、監測預警、干預調適、治療跟蹤、幫扶助困”五道防線,努力守護全縣青少年心理健康。
“家長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呵護孩子成長第一課便是要做好自身。”這是縉云縣紫薇小學一場家長會上老師對學生家長所做的家庭心理教育培訓內容。“我們紫薇小學目前安排周三下午不上文化課,學生自主選擇興趣特長的社團活動,并且當天為無作業日。讓學生享受快樂星期三。”縣政協委員、紫薇小學黨總支書記陳偉如此說道,“我們希望孩子能對下一個星期三有期待,感覺生活更有奔頭。”
“情緒穩定心理健康的教師,才能教育好學生,引導好家長進行科學的家庭教育。”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協商會現場,作為市政協委員的潘穎如此講道,“學校也應真正落實和貫徹家訪制度,不厭其煩地引導和督促家長學會與孩子良好溝通,形成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
縣政協委員楊鵬鵬、程瑞華長期在社會志愿服務一線,他們認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社會心理服務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要緊緊依托三級平臺統籌推進,需要政府職能單位、家庭力量、社會力量全面發力,只有通過穩扎穩打、全面推進的“陣地戰”,真正把每個網格的工作落實到位,才能有效防范極端事件的發生……
聽了委員們的發言,縣委主要領導現場交辦工作,要求結合委員、群眾代表和專家學者的意見建議,梳理出符合縉云特色的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清單,舉全社會之力讓每顆“種子”都成長為“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王正飛充分肯定此次專題協商活動的成效與氛圍,并表示做好中小學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既是保證青少年正常學習和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實現社會和諧穩定、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必然要求。要認真研究、充分吸收委員建議,對標對表教育部等十七部門聯合印發的《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立足縉云實際,逐項梳理抓好落實,有力有序推進工作,切實把建言成果轉化為務實舉措。
縣政協主席付勇斐表示將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大局,充分發揮人民政協“重要陣地、重要平臺、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利用調查研究把發展工作情況摸清、把民生實事問題找準,并用請你來協商、民生議事堂等平臺渠道邀請更多界別群眾代表來資政建言,切實把問題解決對策提實提細,為廣泛凝聚社會共建共同富裕現代化美好縉云的共識貢獻政協應有的智慧和力量。
縉云縣受黃帝文化“厚德載物”思想熏陶已逾千年,養成了深厚的“敬老、愛幼、尊殘、扶弱”民風民俗基礎,近年來更是創新性提出把縉云打造成為更人性化更有溫度的“暖心之城”和青年人向往的“創業創新之城”的目標,令這座位于浙西南山區,擁有國家5A級仙都風景名勝區的縣城,于“只此青綠”中著力打造一座“幼有所教 老有所養”的暖心之城。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