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游”變身“野能游”
——浙江衢州市政協助力打造“安全親水”環境
據人民政協報 “戲水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這里充滿野趣,也給足了我們安全感,這才是在家門口下河游泳的正確打開方式。”近日,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石梁鎮蔣家新堰戶外戲水區,和朋友一起過足“游泳癮”的市民錢先生忍不住感嘆。除了新堰,衢江區毛家村上山溪、江山市虎山街道石坑湖等公開水域游泳場所,也都迎來一批又一批“浪里白條”。
衢州地處錢塘江源頭、河道交錯。炎炎夏日如何在這座“山水名城”還市民親水之樂,讓野趣和安全一個不落?
6月以來,衢州市政協圍繞“迎亞運盛會助力城市品質大提升、城市治理大提升、城市文明大提升‘三大提升行動’”開展三級政協聯動專項集體民主監督,為高水平實現“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集智聚力。“我國每年約有5.9萬人死于溺水,其中夏季是溺水事故高發期,溺亡地點80%以上是在野外開放性水域。”無意中看到的一組數據,讓市政協委員毛建榮把履職目光投向暑期下河“野游”存在安全隱患問題上。
“每一起溺亡事故背后是一個家庭的破碎以及無盡悲痛!”利用浙江數字政協“快捷報”線上監督平臺,毛建榮在提升開放性水域泳池、配備救生員等方面梳理出精準的意見建議。此后,其他9位委員也陸續提議,給出“金點子”。
把沒有安全保障的戶外野泳規范起來,要做的工作不少,不僅需要物力人力的投入,更需要有效到位的管理和對安全規章的嚴格執行。專項民主監督活動中,聚焦這個隱患,市政協委員向政府相關部門提出了不少“良方”。
為彰顯城市管理溫度,體育、住建等部門全面調研、積極作為,在全市域實施“安全親水”場所提升工程。目前,全市共有公開水域游泳場所6個,新改擴建公共性質游泳池46個(其中今年新增32個),實現“安全親水”平臺縣域全覆蓋,滿足群眾多元化、多樣化健身需求,讓“野游”真正變身為“野能游”。今年,僅在柯城區建成的戶外公開水域游泳場所,就將輻射城郊和周邊鄉村近10萬人。
衢州市政協主席方健忠說:“要充分發揮委員特長和優勢,選準小切口、大民生開展民主監督,多做一些‘關鍵小事’,用心用情為民代言、為民造福,讓群眾感到政協很近、委員很親,以真情實意踐行為民宗旨,以實際成效增進民生福祉。”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