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關鍵詞”“專題備課”助提升
——溫州市政協開展助推營商環境再優化再提升專題協商
據人民政協報 今年7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下簡稱《意見》)正式發布,再次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有力信心。作為我國民營經濟重要發祥地和全國“兩個健康”先行區,溫州的民企數量比重、民營經濟對GDP的貢獻比重、工業增加值比重、從業人員比重、稅收占比均在90%及以上。此次《意見》出臺,溫州既深受鼓舞,也肩負使命。
8月1日,溫州市政協圍繞“營商環境優化提升”開展“請你來協商”活動,市政協調研組、政協委員就完善產業平臺、落地惠企政策、優化法治環境等內容,為助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共謀“良策”。
近年來,溫州市政協一直把“優化營商環境”列入每年履職的“關鍵詞”,圍繞全市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找對策、謀實招,就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開展協商議政,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獻計出力。為了確保協商議政活動的質量,市政協課題調研組提早3個多月開始“備課”,專門組織有關民主黨派、界別組深入調查研究,會同樂清市政協開展聯動協商,并組織發動市縣兩級政協委員開展線上主題議政活動,廣泛征集意見。當天協商現場,政協委員就完善產業平臺、落實惠企政策、優化法治環境等內容積極建言獻策。
在溫州市政協委員、市供應鏈學會會長黃小明眼中現代物流發展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一環,要加快物流樞紐建設,“降成本”應作為“重頭戲”,構建通道加樞紐加網絡的現代化綜合物流樞紐體系。
“助企服務是優化營商環境‘排頭兵’。”樂清市政協委員、民盟樂清市委會社情民意部部長陳宇強認為,整合各方行政資源,全面梳理落實惠企助企政策,提升助企幫扶的精準度,才是讓企業得實惠讓發展提質效的關鍵。
進一步打造公平的市場環境對企業健康發展必不可少,溫州市政協委員、市二輕集體資產開發公司副總經理陳肖鋒建議,對大小企業一視同仁,外資內資一樣重視,制定出臺更具普惠性和可操作性的政府支持政策措施,搭建更多更高效的政商交流平臺。
優化營商環境須先做優產業生態。溫州市政協委員、浙江國宏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建東表示,要強化產業平臺要素資源保障,優化提升教育、醫療、交通等公共服務,著力營造和形成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
規范中介服務也是委員們關注的重點內容。樂清市政協委員、浙江中訊電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偉建議,要加強對中介行為的監督管理,規范中介機構服務,更好發揮中介機構的橋梁紐帶作用,助力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浙江省政協委員、溫州大學期刊社長繆心毫說,優化通關流程給企業帶來的便利不言而喻。要提升通關智能化水平,持續優化通關流程,壓縮通關時間,暢通渠道優化服務,提升企業獲得感。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良法善治是企業家信心之源。”溫州市政協委員、浙江澤商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周夏靜建議,加強柔性執法,完善免罰“清單”,提升執法服務水平,持續打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這次專題協商準備充分、務實高效。”溫州市副市長王振勇希望相關部門要認真梳理、充分吸納協商會上的意見建議并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去,更好優化全市營商環境,真正把政協的人才優勢、智力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動力。
溫州市政協主席陳作榮表示,營商環境事關地方發展和綜合競爭力提升,要以頂層設計為引領,打造一批首創性、引領性、標志性的改革成果,強化涉企政務服務,加大要素資源保障力度,構建良性互動政企生態,維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深化“兩個健康”先行區創建,以更大的力度推動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取得實效。
以營商環境為鑰匙,溫州加速構建發展的清新生態,為新形勢下贏得發展主動權蓄積競爭力。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