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協商之“綠” 展湖州之“美”
浙江湖州政協助推綠色低碳發展加速度
據人民政協報 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發源地、中國美麗鄉村發源地、綠色發展先行地,綠色、低碳、共富成為浙江湖州走好生態文明新路的關鍵詞;也成為湖州市政協凝聚共識、建言資政的方向。
“2023年1-6月份全市騰出用能空間46.9萬噸標煤,完成年度目標的93.8%,半年時間幾近完成年度任務。”在2023全國民營企業綠色低碳發展大會上,湖州市政協委員、市發改委能源處副處長顏凱看到眼前這組數據欣喜萬分。“這是黨委政府重視的結果,也是政協委員履職建言的力量!”回想起履職經歷,顏凱不禁感慨道。
去年8月,在市政協圍繞“堅定不移實施生態強市戰略 高水平建設綠色低碳共富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湖州”主題開展的市委書記與政協委員“面對面”協商活動上,顏凱委員以《打好“四戰” 提升工業能效水平》提出建議,當即獲得市委書記陳浩的高度肯定。協商會后,湖州市啟動能耗雙控三年攻堅行動,提出2023年全市騰出用能空間50萬噸的目標任務。
在國家“雙碳”目標背景下,推進節能減排和能源結構優化調整,是一項前瞻性、探索性工程,也是浙江省市縣政協委員們高度關注的重點課題。
2022年6月,湖州政協主動承接省政協“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的高質量發展”年度重點履職課題的子課題,通過三級政協聯動開展專題調研和座談協商,吸納政協委員、企業家、市民代表提出的真知灼見,撰寫調研報告,為全省推進“雙碳”工作獻計出力。
盛夏的湖城處處生機勃勃。一場場政企間的“雙向奔赴”熱烈展開。
如何全力降能耗、節能減排?如何擴大新能源、清潔能源應用?如何加強綠色物流新技術和新設備研發應用,提升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在第四十六期“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親清直通車·政企懇談會上,湖州市政協主席李上葵與8位企業家代表圍繞“推動物流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主題面對面交流,他們共謀民營企業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共話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去年以來,圍繞建設綠色低碳共富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湖州總目標,“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親清直通車·政企懇談會正全面升級為2.0版。
太湖南岸,綠色金融正不斷激活綠色動能。
去年12月,在市政協舉辦的金融專題輔導講座上,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金融學博士圍繞綠色金融宏觀框架、綠色界定、投資引導等內容進行輔導交流,會議室里掌聲如潮。
為聚焦綠色智造,優化產業結構,積極發揮市政協金融口委員在助推民營企業健康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去年9月,湖州政協創設“兩山學堂·金融論壇”平臺載體,以金融連接各行各業的社會各階層人士。今年5月,此項工作品牌再次提檔升級,將目光聚焦于小微市場主體高質量培育發展上,創新打造“無微不至”關愛小微企業成長工作品牌,全力呼吁政策的支持,強化企業技術創新和數字賦能,為小微企業注入了強勁綠色動能。
“現在秸稈已變成了‘口糧’。”市政協農業界別委員、市農業科技發展中心動物研究所所長李玉峰訴說著長興縣呂山鄉田間地頭上的喜人景象:“往年秸稈不能燒,只能爛在地里。現在好了,秸稈變成羊飼料,有了新出路。”
作為市級科技特派員,李玉峰介紹,自結對以來,由他和九三學社湖州碩博服務團成員,會同市農業科技發展中心科技特派團隊,在呂山鄉等湖羊主要養殖區推廣羔羊補飼、母羊補飼、人工授精等先進技術,大大提升了湖羊的繁殖力,實現了農戶增收。“要構建綠色低碳的生態農業發展機制,實現‘綠’‘富’共贏。”李玉峰說。
“湖州政協將繼續以實際行動助推中央、省市委決策部署落地落實,為實現‘雙碳’目標、推動綠色低碳產業高質量發展凝心聚力。”李上葵表示,市政協將充分發揮政協“重要陣地”“重要平臺”“重要渠道”作用,共商綠色低碳共富之策,不斷豐富協商內容和形式,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持續助推湖州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