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龍泉市政協與人民檢察院合力助推公益資源保護
實現“1+1>2”的監督效果
據人民政協報 近日,浙江省龍泉市政協、龍泉市人民檢察院舉行“公益保護協同協商監督工作機制”聯簽儀式。
該機制從建立問題線索轉化機制、建立問題線索共享機制、建立協同監督機制等七方面予以部署,突出對浙西南革命遺址、生態屏障、綠色資源、古樹名木、鄉村振興、古窯址等具有龍泉辨識度領域的監督,進一步凝聚政協民主監督與檢察法律監督工作合力,有效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這項機制源于一件政協提案。龍泉寶溪鄉是近現代龍泉青瓷傳承基地,目前龍泉青瓷燒制80%以上的瓷土來自此地。近年來,因未明確規定相關瓷土開發政策,出現個人私自開采現象,瓷土的開發利用和保護成為擺在眼前的一道難題。
龍泉市政協委員丁軍良是青瓷行業從業者,也是寶溪鄉鄉賢,經過多次調研,他在市“兩會”期間提出了《關于寶溪瓷土開發利用及保護的建議》。市政協主席劉赤波意識到提案的重要性,與龍泉市人民檢察院牽手,創新性地以民主監督與法律監督相結合的形式推出工作機制,不僅保護瓷土,還包括浙西南革命遺址、生態屏障、古樹名木等方面的公益性保護。
“以公益保護協同協商監督工作機制為發力點,聚焦服務中心大局和人民群眾普遍關心關注的領域,突出公益特色領域監督,實現‘1+1>2’的監督效果?!饼埲袡z察院檢察長何雅麗提出,將及時總結提煉經驗做法,健全機制,推動個案背后共性問題的制度性解決、系統性治理。
作為《意見》簽訂的見證者,丁軍良委員感到由衷高興。他表示,政協與檢察機關在守護公益方面目標一致、同向而行,此舉將進一步凝聚社會各界的共識和力量,有效助推公益資源保護。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