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里”讓一片“小葉子”由“綠”轉“金”
——浙江松陽縣政協以茶為媒助力共富
據人民政協報 “歡迎大家到‘最后的江南秘境’松陽來,賞茶香美景、品茶香美食、住茶香美宿,以茶為媒互通有無,以茶為友越走越親。”日前,浙江松陽縣舉辦第十六屆中國茶商大會暨浙江省“三茶”統籌發展推進會,松陽縣政協主席廖寶云在活動現場向所有愛茶人士發出邀請。
聚焦茶故事
茶產業一直是松陽實現富民增收的民生支柱產業。2022年以來,廖寶云擔任“茶產業鏈”總鏈長,積極謀劃打響“中國有機茶鄉”金名片。相關縣政協委員也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深化茶產業科技含量,認真書寫“一片葉子富一方百姓”的生動故事。
作為“三茶”統籌先行縣域,松陽全縣40%的人口從事茶產業,50%的農民收入來自茶產業,60%的農業產值來自茶產業。本屆茶商大會上,縣政協委員孟文化、葉洪清獲評“茶十佳”之制茶大師,包火旺、孟文化獲評“茶十佳”之風云茶商,陳凌杰的“陳不記·松陽香茶包裝”獲評“茶十佳”之最具人氣茶包裝。
在茶鄉松陽,每年的政協全會,“茶”都是委員關注的焦點。今年,政協委員們的議“茶”熱情尤其高漲,提出了《關于松陽茶如何從香天下到響天下的建議》《關于打造中國茶葉電商之都的建議》《關于全力推進藥食兩用養生茶發展的建議》等16件提案。他們紛紛建議,培育頭部茶企,做大做強本地茶葉精加工產業,帶動松陽茶葉品牌;著力打造永不休市的茶葉直播場景,加快謀劃專業化茶葉電商產業園,助力茶葉電子商務由大轉強;全面推進藥食同源食療養生茶開發與創新,強化藥食兩用特色資源高值化綜合利用和高附加值產品技術開發等。其中,《線上再造一個浙南茶葉市場,打造中國茶葉電商之都》《建“新興有機茶谷”迫在眉睫》獲大會發言一等獎。
委員茶實踐
今年,在該縣鄉鎮(街道)民生議事堂,更是廣泛開展聚焦“如何提高茶農收入”民生協商議事活動。該活動與茶業委員會客廳開展的“如何發揮政協委員作用,助推有機茶鄉建設”的茶事討論活動,都為松陽實現茶產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致富,貢獻了政協智慧。而政協委員在履職建言之余,也用自身實踐,助力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西屏街道延慶村的誠天和茶熏火腿有限公司里,7個方形特制灶房內垂掛著一條條腌制好的火腿,底下的熏制燃料散發出陣陣茶香。回鄉創業的縣政協委員陳金富不僅創新了茶葉熏火腿的非遺制法,還研究將茶葉融入菜肴,并以“茶宴”為主打,開了一家“綠茶餐廳”,客似云來。
從一名喝茶人變成“吃茶”的領頭人,陳金富有著數不清的創意金點子,以茶入菜,延伸了茶產業鏈,推廣了松陽的山水味、茶鄉韻,還帶動了松陽旅游發展和農民增收。
同樣回鄉創業的縣政協委員葉麗琴,將該縣四都鄉的28幢閑置老屋改建成“云上平田”民宿,并以此為依托舉辦寫生比賽、攝影比賽、鄉村音樂會、農耕沙龍等活動,成功讓一個“空心村”逆襲成為“網紅村”。2017年,她另辟蹊徑,創建了非遺扎染文創產品手工體驗館“茶纈坊”,從茶葉末、茶葉梗中提取茶元素作染料,教游客用傳統扎染刺繡技藝制作手帕、絲巾、香包、衣服等茶扎染工藝品。傳統刺繡、年畫年俗等產品需要手工縫制,葉麗琴便請村里的老人代加工。提高茶葉附加值的同時,也帶動了周邊村民增收。如今,慕“茶纈坊”之名而來的游客及手作體驗者紛至沓來,年銷售額達100余萬元。
“喝剩的茶湯,或因儲存不當過期的茶葉,都可以再被賦予新的生命。”作為一名茶鄉政協委員,葉麗琴將繼續攜手青年一代努力書寫關于松陽茶的故事。
“眼罩有一股淡淡的茶香味,敏感肌膚使用茶面膜,對臉部痘痘有很好的修復改善作用。護理油能被皮膚快速吸收,改善全身肌膚彈性和柔韌性,用后感覺很愜意。”縣政協委員吳理文一直追求“如何讓茶完美轉型”,他所經營的茶項目是浙江省2022年度“尖兵”“領雁”研發攻關計劃項目,單位是“茶——肉制品加工產業化應用關鍵技術研發與示范”實施單位。
線上線下一體化全方位數字化運營為吳理文的茶產業夢想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繼生產出茶香腸、茶熏蒸鴨、抹茶木糖醇片等茶食品后,他又與浙江省農科院、全國供銷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浙江大學茶葉研究所、浙江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等開展技術合作,生產出多款茶功能性成分應用產品,并擁有20余項專利技術,本屆茶商大會現場,這些茶特色產品備受歡迎。
“傳遞鄉村味道,治愈濃濃思念,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吳理文說,立足山區特色,以科技賦能產業發展,帶動更多的原鄉、歸鄉、新鄉青年綻放光彩,是他作為一名政協委員該有的價值體現。
做好茶文章
茶葉雖小,卻可延展出巨大的產業空間。作為總鏈長,廖寶云一邊積極召集重點部門、相關專業人士、鏈主企業等開展主題協商,探討茶葉品牌助力鄉村振興、農文旅項目融合投資運營、茶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等工作的新思路,又一邊帶領政協委員深入開展主題調研,認真思考如何推進“三茶統籌”“六茶共舞”的意見建議。
“未來,松陽將全面貫徹關于‘三茶’統籌重要指示精神,圍繞浙南茶葉市場提檔升級、‘中國有機茶鄉’打造、‘線上+線下’兩個市場提級賦能等方面開展工作,在茶產業補鏈、強鏈、延鏈上下功夫,做精‘有機味’,做強‘科技味’,做足‘低碳味’,做濃‘文化味’。政協也將繼續助力把綠葉變‘金葉’,借‘一片葉子’富一方百姓,在以綠色為底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上闊步前行。”廖寶云說。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