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政協報 金秋的浙江開化縣金星村,處處浸透著濃濃的詩畫江南韻味。
早在16年前,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到金星村調研時指出,“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這就是新農村。”
16年來,金星村錨定建設美麗鄉村,發展民宿產業,建起了美麗花園、“五星級”公廁、騎行綠道,產業越做越紅火,經營業態越來越豐富,收獲了“全國文明村”“首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等諸多榮譽。
在村民們紛紛放下“砍樹斧”,吃起休閑旅游“經濟飯”,真正實現“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背景下,金星村兩委干部開始思考如何進一步加快發展,在山區共富進程中當好示范。不久前,一場在縣政協“古埠新城”民生議事堂金星協商驛站舉辦的專題協商會,聚起政協委員、鄉鎮部門負責人與民宿經營者、群眾代表,聚焦產業發展,推動共同富裕的共識。
協商會現場,王亮委員建議,將民宿融入特色旅游線路中,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民宿區域品牌,讓消費者們有“來了就想住,住了還想來”的意愿。
提高消費者的住宿體驗是鄉村民宿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鄭洲委員認為,不能僅停留在“住”的單一體驗上,更需要多維提升,抓住游客的需求點,積極發展相關產業,豐富經營業態。
聽說金星村70年矛盾不出村,去年村黨組織還得到了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的稱號。劉海燕委員感嘆不已,“要發揮好黨建品牌的作用,發展培訓產業、紅色教育,通過加強與中小學校的聯系,開展紅色研學項目。”
邱志雄委員提議加強與周邊村集體之間的聯盟合作,將開化縣特色小吃引進村里,發展夜經濟,進一步拓寬百姓致富路徑。
何華林委員則建議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搭建公共平臺,做優品牌經濟。
縣政協秘書長陸永和認為,應講好金星故事,探索打響“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先行實踐地的品牌和路徑,發揮城郊區域優勢,打通跨界融合,優化商業運營,加強戰略合作,高度重視群眾的參與度,促進村集體富庶,老百姓富裕。
縣政協副主席顧勁立建議,把金星村作為鄉村振興的開化樣板,將“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共富理念作為開化向外展示的一個亮麗窗口。
“金星村未來要打造高中低端不同層次的民宿,引進社會資本和專業團隊參與建設、運營、管理,增強吸引力、發展活力和整體競爭力,在發展中不斷完善運營模式,開發新的業態,形成集黨建培訓、農場采摘、文藝娛樂、休閑度假、商務會議于一體的未來鄉村農文旅綜合體。”縣委常委、華埠鎮黨委書記李劍峰對委員們提出的意見建議表示認同。
縣政協主席汪黎云希望金星村夯實黨建統領,繼續發揮山水資源優勢、紅色旅游優勢,努力將產業經濟轉化為百姓致富新亮點,將產業優勢、項目優勢、資金優勢、人才優勢落地轉化為農村的發展優勢,積極培育特色產業,注重品牌打造,不斷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讓金星村的發展持續向好。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