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政協報 “我是附近的居民,退休后經常來這里參加活動,身體鍛煉好了,心情也很好。樓下還有幸福餐廳,對所有老年人有優惠,比自己燒飯還省呢,很方便的。”在杭州市西湖區三墩鎮民生綜合體五樓的健身房里,葉阿姨拿著乒乓球拍,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今年以來,西湖區借助數字化手段改革,結合教育、養老、文化、健康、便民等服務需求,傾力打造了一批“幸福西湖民生綜合體”。目前,已建成啟用18個民生綜合體,實現鎮街全覆蓋,計劃3年內建成56個民生綜合體,實現村社全覆蓋。前不久,區政協在留下街道民生綜合體舉辦了一場“民生議事堂”活動,針對提升改進“民生綜合體”提出的6條意見建議被采納。
兩個月以來,留下民生綜合體邀請專業的育兒師開展培訓沙龍等活動20余次,開展繪本故事會、爬爬賽等親子活動50余次,滿足了附近居民的托幼需求。
為進一步助推幸福西湖民生綜合體建設由點及面,全覆蓋可持續推進,區政協主席葉澤、副主席胡志榮多次帶領課題組開展實地考察調研。10月28日,區政協組織召開“請你來協商”活動,區政協委員、居民代表圍繞“全覆蓋可持續推進民生綜合體建設”主題,與中共西湖區委書記高國飛面對面交流協商。
“目前的民生綜合體項目在城市布局多農村布局少,建議重點考慮農村和城郊接合部區域群眾的需求。”區政協委員徐慶祥結合調研情況率先提出意見建議。區民政局副局長顧余丹立即回應:“在前期制定的三年行動計劃中,農村和城郊民生綜合體的數量有26個,占總數的46%。我們將進一步加強指導,與各鎮街一道優化計劃,科學合理選址布局,相信這種局面會很快得到改善。”
“區政協在民生綜合體建設中做了大量前期調研,形成了扎實的調研報告。同時,在調研中找準了問題、提出了對策,做到了選題準、準備足、協商好。我們要科學管理,讓民生綜合體實起來、活起來、好起來、火起來。”高國飛說。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