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政協報 “來過,便不曾離開。”201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落戶烏鎮后,以“數字、美麗、風雅、平安”特色出現的浙江桐鄉越來越吸引全球關注。
2020年,桐鄉市就成功跨進“GDP千億俱樂部”,成為浙江省第9個GDP破千億的縣級市,積累了實現共同富裕的良好基礎。今年,桐鄉市委提出“爭當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典范城市排頭兵”的明確目標,謀定了工作路徑。
黨委有號召,政協有行動。近日,一場政協委員共話“共同富裕”專題協商會在烏鎮互聯網政協委員會客廳召開,掀起了一波聚焦“富”之文章、“裕”之要義的獻計熱潮,網民們紛紛“圍觀”發言。
富而有教 “桐”商共富顯魅力
桐鄉經濟建設不斷躍上新臺階,但當前農村公共文化建設存在陣地管理不到位、產品供給單一、服務內容欠豐富等問題。
“既要鼓起‘錢袋’,更要充實‘腦袋’。”協商會上,市政協委員謝偉鋒的建議引起大家的共鳴。謝偉鋒呼吁要完善基層公共文化設施,扭轉農村文化生活相對單調枯燥的現狀,讓“文化下鄉”變成“文化駐鄉”。
桐鄉歷史源遠流長、名家巨擘輩出、文化底蘊厚重,從“茅盾故鄉文盲多”到“學在桐鄉教育行”,市政協始終把服務教育、發展教育作為履職為民的具體實踐,連續多年圍繞教育開展各種形式的履職活動。
在“學在桐鄉”品牌建設專題協商會上,桐鄉市市長于會游與大家積極交流探討,充分肯定協商成果,表示要強化“舉全市之力辦好教育”的意識,努力讓每所學校都優質、讓每位教師都精彩、讓每個孩子都幸福。
為了提升市民人文品位,朱麗嬌委員在市政協九屆五次會議上提交了《關于進一步打造風雅桐鄉的提案》,呼吁在城市建設中凸顯人文色彩。
桐鄉作為良渚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文源深、文脈廣、文氣足。如今,“風雅桐鄉”正以旅游為載體,帶動更多文化資源“活起來”。
富而有質 “桐”商共富展實力
“大力探索‘農業+’模式,桐鄉的農業不僅接上精深加工的‘二產’,也聯上休閑農業的‘三產’。插上數字化翅膀的農業‘接二聯三’的步伐不斷加快。”
“智慧養老普及后如何跨越‘數字鴻溝’,是老年人面臨的切實問題。建議推動智能軟件適老化改造。”
“眼下,智慧醫療、智慧養老領域的智能化應用場景層出不窮,未來應在提升軟服務上下功夫。”
……
6月2日,桐鄉烏鎮互聯網政協委員會客廳迎來了以“數字賦能惠及民生共同富裕‘網結’民心”為主題的請你來協商·智慧惠民專題協商會。省市縣三級政協委員、智慧養老從業人員、群眾代表等暢所欲言,圍繞數字化改革如何更廣泛、深入與民生領域結合,助力浙江率先實現共同富裕提出了針對性強的意見建議。
“作為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舉辦地,我們的數字化、信息化建設理應標準更高、力度更大、速度更快。”在主題為“高起點謀劃、建設‘數字桐鄉’”的市政協常委會會議上,市政協主席蔣惠玲自豪地說。聚焦一業一網、數字經濟、數字惠民、數字治理等領域,市政協召開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和重點協商型主席會議7場。不少委員更是鎖定“數字化”視角接力提案。
如今的烏鎮正深耕“智慧醫療”“智慧養老”“智慧交通”等領域,打通數字化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富而有愛 “桐”商共富添活力
桐鄉一端連著城市,另一端接著農村。
“桐鄉著力構建實現共同富裕的新機制,以數字賦能新時代幫促工作。洲泉鎮金家浜村等3個行政村、43戶在冊低收入農戶統一出資認購豬苗,委托華騰牧業進行‘飛地’飼養,每年為每戶低收入農戶增收3000元以上。”剛從農業農村局轉崗到市政協辦公室的肖志明如數家珍地向記者介紹低收入農戶“奔富十法”。
“造血型”幫扶項目,讓更多的困難家庭依靠辛勤勞動過上好日子,而鄉賢是桐鄉助力鄉村振興、推動共同富裕中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近日,市政協圍繞“盤活鄉賢資源·助力鄉村振興”主題開展了專題協商。
市政協委員黃利群從統計部門了解到全市一產從業人員低學歷、老齡化、兼職化等現象較為普遍的情況后,建議要持續深化資金補貼、貸款貼息等政策扶持,鼓勵一批農業技術人才扎根農村、挖掘一批新興農業人才服務“三農”等。
如今,先富帶動后富,桐鄉發展差距不斷縮小,在爭當共同富裕排頭兵道路上加速奔跑。
用戶登錄